校务处的头像
信徒生活:《婚姻的意义》─四川安弟兄
校务处 发表于 2019年03月1日 星期五 16:54
 

书名:《婚姻的意义》

作者:提摩太凯勒、凯西凯勒

译者:杨基

出版社:上海三联书店

出版年份:2015

婚姻的福音

这是一本合乎圣经并适合已婚者和未婚者阅读的书。全书共8章,以圣经的婚姻观为基础,使古老经典的福音,活现在现代人的婚姻中。本书一开始,凯勒就拔乱反正,指出婚姻不是个人欲望的工具,而是盟约的共同体,具有公共性的责任与地位。现代婚姻的畸形状态,一方面贬低婚姻,一方面神化爱情—最终神话破灭,成为一种“世界末日的爱情”。作者以圣经的观点,为痉挛的时代开发出路,那就是在福音中理解婚姻,婚姻中理解福音。

我们愿意爱对方,但爱的背后还是爱吗?除非有恒久的忍耐,否则如何面对那数次三番与屡劝不改?除非将福音输送于内心的圣灵持续感动,我们如何面对以“受害人”自居却以强化的怨恨所组成的现代社会?又如何面对在感觉层面的爱情泛滥,“把……性刺激与爱混为一谈”(77页)的时代狂潮?

市场化的消费文化侵蚀圣约关系,婚姻被看为一张纸(结婚证)。爱无能到性无能的衰败,从更换性伴侣中有片刻慰藉……但几分钟的性快感,却抽皮剥筋的破裂了婚姻。而圣约意义的婚姻,却甘心地进入一个有约束力的盟约,绝不会扼杀爱情,反而会促进爱情,甚至大大地激发爱情。”(82页)真爱既本能地渴望永恒,盟约就必然是激情的顶点。几十年婚姻是成功的丰碑,远超过电光火石的惊艳顷刻间消失。就此基础,婚姻缔造出最好的友谊,指向了神对我们成为圣洁的呼召使命。凯乐不乏幽默地说到,“如果你们没有这个目标,结婚就只是扮家家。”(124页)

当代热议

性别是神造男造女的形象体现和美好设计。男女两性的对应,“像他又与他相对”,如镜子里照人,“并不完全一样,也不是根本不同,他们的差异使他们可以一起创造出一个完整的新人。”(179-180页)而且背后有着神学的根基,深深扎在了基督的神人二性,与神的三位一体。

而女权主义的割裂,与同性恋的混同,其用来反对歧视的态度,往往表达了一种更深刻的歧视。“以为自己在保护女性,最终却贬低了女性。”(187页)事实上,承认我们之间的不同,承认合乎神创造的秩序,恰恰是藉着认同十架的牺牲,成全别人和拥抱他者。这才是婚姻与家庭、教会及社会,在福音里共同且唯一的出路。

单身生活有神的美意,也与身分认知有关。“我首先是基督徒,然后才是黑人或白人。我首先是基督徒,然后才是欧裔或拉丁裔美国人。我首先是基督徒,然后才是提姆,或史密斯,或琼斯。”(209页)婚姻里的夫妻关系,在跨性别的学习过程中界定了自己。而单身的人在一个有力的基督徒群体中,同样可以经历家庭内部的跨性别关系。

 “传统社会倾向于把婚姻当偶像,当代社会则倾向于把独立当偶像……他们(年轻人)的源文化让他们过于渴望婚姻但现文化让他们过于恐惧婚姻。”(213页)而唯有福音告诉我们,婚姻的真谛在于“把婚姻视为一个途径,让夫妻藉以相互帮助,通过舍己的服侍和属灵的友谊,使彼此成为将来那荣耀的新人。”(214页)

性爱的挣扎

最后一章的“性爱与婚姻”跨越了传统文化的避讳羞涩,对此作出适切的教导。性爱不仅是身体的行为,也是属灵的呈现。它兼具公共与隐私特性。在灵魂与身体、天使与魔鬼、神与人类的共同交接处,却又是一个柔软而亲密的安全区。在婚姻的层面,性爱是具圣礼意义的盟约更新,夫妻重新奉献自己,宣告盟约中单一而永久的彼此归属。婚外的性关系反而破坏了这种独一的亲密,刻骨铭心的盟约委身,将变成刻骨铭心的反盟约委身。在最柔软脆弱又亲密的安全区,发生了最为震惊和危险的不忠与背叛。

在一个情欲泛滥的感官文化里,常常会看到或听到社会媒体中对性爱的大肆渲染。我不知道那些性学专家讲的是什么,但我觉得本书作者的观点超脱。一个真正懂得爱的人,才懂得性。一个真正在盟约中把握了婚姻的人,才懂得疏导心中片刻的激情,汇入长久的河流与广阔的海洋,不至泛滥成灾,反成为生命中丰富的资源和宝贵的燃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