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务处的头像
让石头说话—纪念马礼逊─教务长阮一心老师
校务处 发表于 2019年04月11日 星期四 11:14
 

中国人在清明节会去墓地怀念亲人,基督徒在清明节有没有懐念为主尽忠的神的仆人呢?有些中国人很忌讳去坟场,认为是不吉利的地方,你有没有想过去坟场学习宣教历史,凭吊来华传教士和忠心的仆人呢?坟场里的每一个墓碑,每一块石头,都在向我们说话,细说一段可能被人遗忘的故事。今天先带领你去澳门,这块宣教的石头地,去参观基督教坟场,怀念第一位从西方来华的基督新教宣教士马礼逊

宁静的马礼逊堂

很多人都去过澳门旅游,但大家有没有到过白鸽巢公园旁的基督教坟场呢?这个坟场本来是属于东印度公司的,因为以前外国人是不准许与中国人葬在一起的,所以东印度公司在1841年,即香港开埠之前,已在澳门建立了墓园,方便安葬外国人

马礼逊(Robert Morrison 1782–1834),是英国伦敦宣道会宣教士,中国基督教的先驱和奠基者。马礼逊和他的家人就是安葬在这个毫不显眼、细小却安静的墓园里。在墓园的入口就有一间白色、古老的马礼逊堂,到今天主日还有英语崇拜。

在维基百科可以查到马礼逊堂的介绍:“马礼逊堂是香港圣公会澳门传道地区辖下的一所罗马风格的小圣堂﹐位于澳门东方基金会新会址边的永久墓园内,即贾梅士广场及贾梅士公园附近。该堂由英国东印度公司于1821年建立,但现今可以给各种教派背景的信徒参与敬拜。现今的圣堂,曾于1922年重修,是澳门最古老的基督教传道所。”

马礼逊堂虽然是罗马风格,但一进去感觉很有中国特色其中最吸引我的就是圣堂中央的彩色玻璃

有中文字的彩色玻璃

我很喜欢彩色玻璃,曾到过以色列、希腊、英国的教会欣赏不同年代的彩色玻璃,但我印像最深刻和带给我最多惊喜的,就是这座小小的马礼逊堂的彩色玻璃

这张彩色玻璃的构图很简单,蓝色为底,上面有红色的菱形图案,中间有一个黄色的十字架。最特别的是十字架上有一本打开了的圣经,上面写着太初有道(约1:1) 4个大字。世界各地的彩色玻璃都是讲述耶稣的生平,从降生到传道、行神迹、受死、复活、升天、作王等。这张古朴又简单的彩色玻璃,罕有地有中文字,表明教会的核心就是圣经─神的道和十字架的救恩

西方的教会一般都有墓园,历代信徒都会安葬在教会。马礼逊和他的家人就是长眠在澳门里,马礼逊在华27年,主要贡献是翻译圣经,编纂英华字典,创办英华书院,开设医疗诊所,以及创办中文报刊等。马礼逊为中国信徒蔡高受洗,按立梁发为宣教士,继续向中国人传福音。

梯山航海实践宣教梦

1801年,年仅19岁的马礼逊受到圣灵感动,决志成为一名宣教士,到异国他乡传福音。马礼逊为了去中国宣教,学习医学、天文学和中国语言。1807128日,马礼逊肩负着宣教使命,启程前往中国。经过3个多月的海上航程,马礼逊于4月12日抵达纽约。

船长得知他要去中国宣教,即以怀疑的口吻对马礼逊说:“马礼逊先生,你真的期望自己可以改变中国人崇拜偶像的陋习吗?”马礼逊毫不犹疑地回答说:“我不能,但我相信神能做成这一切。”我不能,但我相信神能”这一句话,就成为流传后世的金句

在太平洋上颠簸了近4个月之后,马礼逊于180794日,抵达中国的澳门,98日到达广州。他到中国后面对重重困难与挑战,包括居住、生活上的适应和学习中文,因为当时清廷严禁中国人教外国人学中文,违者处死

痛失挚爱

1809年,马礼逊在澳门与玛丽•莫顿小姐(Mary Morton) 结婚,同时被聘为东印度公司的翻译员。但玛丽身体孱弱,常受疾病缠扰。马礼逊因工作上的需要,每年差不多有半年时间需要居住在广州。碍于当时的法例,他又不能带家人同行。夫妻饱受分离之苦,更为不幸的是,他们的头生男婴夭折了,这使他们的精神受到很大打击。这是雅各•马礼逊的小墓碑,他在1811年3月5日出生和死亡。

艰辛翻译圣经

马礼逊参考了希伯来、希腊文原文和英文译本翻译中文圣经。1810年完成使徒行传,1811年出版路加福音,1812年出版保罗书信。马礼逊的助手米怜博士(William Milne)一起参与翻译圣经,1819年的1125日,马礼逊报告圣经的翻译工作已经完成。圣经译完后,最后的修订和印刷工作又耗时四年,直到1823年,整本圣经才以传统木刻雕版的方式印刷出版,名为《神天圣书》

在墓园里有中华基督教会,以张祝龄牧师作代表,在马礼逊去世百周年,即1934年,以中文立碑,纪念马礼逊一生对中国宣教的贡献

息劳归主、荣返天家

183481日,马礼逊在广州病逝,息了他在地上的劳苦,荣返天家,在世享年52。撰刻在马礼逊墓碑上的一段话,总结了马礼逊的一生:“马礼逊,道学博士,首位被派往中国的新教传教士。他在中国服务了27年,编纂和出版了《华英字典》,创办了在马六甲的英华书院,完成了中文版的圣经,并于生前亲见其完成的译稿出版,和大量派发给中国人。如今他在耶稣里安睡了。他是在1782年1月5日在英国诺森伯兰出生,1807年由伦敦传道会派往中国传教。他在澳门东印度公司任中文翻译员长达25年之久,1834年8月1日在广州逝世。从今以后,那在主里面死去的人有福了。这是圣灵说的,他们将在工作之后得到安息,而他们所作之工将由后人延续下去。”

作育英才、仍旧说话

马礼逊和米怜1818年在马六甲创立英华书院(Anglo-Chinese College),到1843年迁往香港,1844年改名为英华神学院;1856年停办。1913年复校直到今日,英华书院为中国近代教会与社会培育出无数英才。2018年是英华书院创立200周年,香港邮政署更发行邮票,纪念马礼逊在香港教育事业的贡献

马礼逊在世的日子虽然短暂,宣教事业也困难重重。但马礼逊靠着坚定的信仰和坚强的毅力,克服了语言和生活上的种种困难。翻译圣经、兴办学校、培养信徒领袖,为中国教会培育一代又一代的人才

宁静又细小的马礼逊堂,还有马礼逊和家人的墓碑,每一块石头默默地见证着马礼逊对中国人坚忍不屈的爱和承担。让我们效法先贤的榜样,立志委身基督任主差遣,为主作工。虽然“我不能,但我相信神能”,神能使用我们卑微的献上,成为多人的祝福。

下周带你到香港的基督教坟场学习宣教历史,认识更多传教士和忠心仆人的故事。

参考资料

李亚丁:〈马礼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