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务处的头像
警觉━姚谦牧师
校务处 发表于 2019年12月13日 星期五 10:41
 

“但以理知道这禁令盖了玉玺,就到自己家里(他楼上的窗户开向耶路撒冷),一日三次,双膝跪在他神面前,祷告感谢,与素常一样。那些人就纷纷聚集,见但以理在他神面前祈祷恳求”(但6:10–11)。

常作省察,是蒙召的人在漫长而渴求进步的事奉路上不可缺少的。省察,不用刻意安排退修或退去独处,省察属当下即时的事情。近日每早起来,脑际就浮现下面事情,就作为自我警觉,彼此提醒的点滴反思吧。

一、私下与公众

在公众前,就是在听众面前,主持人的形象到底重要吗?能维持某种因“日积月累”出现了的形象是好事,可以说是属于主持人的“成功”。可是在话筒后的私生活,主持人是否仍与公众前所呈现的形象一样,就是另一回事。有说:“见其人如读其文”,这表示公众形象与私下接触无间。其实,公私差距是必然存在的,无须奇怪。但若差距太大时,那意味着什么?是表里不一,又或者需要尽早调适!

二、个人与群体

事奉并非单属个人的事,必须谨慎,切勿随便对受众作任何未经探讨的承诺。一句“不经大脑”、无心的话,一句未经大伙共识就发出的话,是收不回来的。有时在话筒前,把属于个人的意见随意说说,立时会成为整体关注。生活公私有别,事奉亦有分个别与群体。若问,是否有必要分得那么清楚,也不是容易说得清。但是,能在事奉中分别得出,什么属个人、什么属群体,也是事奉中当有的智慧。

三、素常与观看

但以理的“素常”,就是在神面前祷告感谢,与他被敌人观看时是一样的(但6:10–11)。这真是个无可指摘的人啊!我们的“素常”,当然包括台前和幕后的那个我,那个我是否一致,到底如何考究?我女儿知道我有脾气,但她能接纳在教会及在家中同样的我,都同属有脾气者。人当然需要进步,但不可具两副不同面孔

四、个人与教训

作老师及传道大多能说得“头头是道”,雅各也早就对作老师者提出劝勉(雅3:1)。这并非说教导恩赐不重要,而是要我们找着使徒保罗的提醒:“你要谨慎自己和自己的教训”(提前4:16)。好的榜样就是既能说,也能注重实践的。没人能在此完全一致,只有靠着神恩越趋一致,像天父完全一样(太5:48)。

能参与事奉委实是主的恩典,素常的那个我即或有瑕疵,仍尽量与活在公众前的相同。我们也得彼此接纳,越趋成熟进步。勿为维持美丽形象多负重压,失掉主里有的喜乐自由。有天我们可坦然见主,简单说来或也不过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