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务处的头像
疫症下悲观与乐观的回应—周广亮牧师
校务处 发表于 2020年07月17日 星期五 16:19
 

疫症下,人性的丑陋原形毕露,怨天尤人,是悲观的写照。新病毒必定带来新的改变,能有新突破,是乐观态度。因医学知识和能力有限,专家都在努力;多人经济也受打击,需要更多人去打气。整个社会都要有新的体谅和勇于面对未知世界的学习。观察这些日子,我们有下面几方面要加强的:

一、以圣经智慧抗衡文化

在烹食山珍的陋习驱使下,国人以买卖蝙蝠和果子狸等野兽为食,最后造成令人发指的祸患。圣经在3千多年前的《利未记》已经警告“蝙蝠”和多种野兽属不洁,是不可吃的(利1119)。可惜,在缺乏圣经教育的内地,百姓缺乏圣经信仰,这个民族所失去的,岂止传染病爆发时,几千人死亡的灵魂和他们家族的哀伤?我们透过网路有丰厚的基督教资源下,必要普及圣经学习、强化差传教育和宣教实践。  

二、精密计划与创新变化

半年来,中小学和幼稚园的复课日期,多有变化。整个世界失去团体活动和正常生活,更没有旅游的条件。大概今年的一大半,都要在不断的变化中适应。我们不但感受“不要为明日自夸,因为一日要生何事,你尚且不能知道。”(箴27:1),与今日现实一致,还要大胆学习使用新的沟通媒介、新的方法来增强人际关系。

三、尝试新的灵修操练

近年来,灵修操练倾向于搜寻古人的智慧。有属灵传统的教会所遵行的礼仪教育,如大斋期(或称四旬期和预苦期)的禁食、祈祷和捐献传统,值得尝试体验。圣经说:“不要爱世界和世界上的事。人若爱世界,爱父的心就不在他里面了。这世界和其上的情欲都要过去,惟独遵行神旨意的,是永远常存。”(约壹2:15、17)。

从圣灰日至复活节的40日期间,正与我们的抗疫期间重迭,来立志戒掉奢侈的生活,多作简朴的操练,将灵修的心得化作鼓励人积极向上的动力,是值得遵行的。80年代改革开放的初期,教会热心祈祷、读经、传福音,但之后随着物质丰富,人心便失去焦点。教会亦然!现在是我们重新回到“起初爱心”的契机。求主给我们痛悔前非的心,重新出发。

四、珍惜当下又专注传福音

疫症下人们不安,永生盼望的切入点就很多。以爱心关怀并介绍福音,能给人安慰。二次世界大战后期,盟军连番空袭德国之际,潘霍华牧师(Dietrich Bonhoeffer)在狱中,写给父母的最后一封信说:“亲爱的爸爸妈妈:这最后的两年告诉了我,我们所能经历的东西是多么微不足道。然而,每天都有成千上万的人失去他们所有的一切,只要想起这一点,我们就知道了:我们没有权利说甚么东西是属于我们的。”(1944年1月17日)

笼罩在战争阴霾下和身陷囹圄痛苦中,潘霍华给我们更多启发。如果,今天有任何东西是属于我们的,那就是福音的机会。想起以斯帖的一句话:“岂不是为现今的机会吗?”(帖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