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务处的头像
亲子关系:与子女“作朋友”,可以吗?对吗?—陆振洲
校务处 发表于 2020年08月13日 星期四 14:49
 
PDF 文档 CC_200803.pdf
音频文件(MP3)

播音:星星

现时普遍说法:“父母应当和自己的子女作朋友”,持这说法的父母,注目在和子女的关系上。这说法看似合情合理,但如付诸实行,会遇到很大困难。假如子女不想读书,好逸恶劳,身为父母,是否能如朋友般接纳和体谅?假设子女目无尊长,放任自我,身为父母,是否能如朋友般平和地劝导和倾谈?

我相信父母都期望子女能努力上进,尊敬长辈,所以当遇上以上情况,相信父母情绪将会很激动,亦很难接受。故此,是否仍然“可做到子女的朋友”,及是否“应该做子女的朋友”,值得深思!

不同文化、不同选择

中国人重视“长幼有序”,在孩子成长中,适时作出规范;盼望自幼教导孩子尊师重道,学懂礼让、感恩的美德。西方则注重“自由平等”,持这观点的父母尽力作出多方面的支持和鼓励,自小推动子女维护个人权益,努力争取实现理想。两种文化有不同的价值观,所以有不同的选择。在不同选择中,又会孕育出不同气质的孩子。

幼儿阶段建安全感

在幼儿阶段,孩子最需要建立“安全感”。这有助他们勇于探索,有利他们日后与别人建立互信,促进人际沟通、关系及懂得调节个人的负面情绪。在这阶段,父母的爱护、关注及稳定的指导对子女建立“安全感”能提供很好的帮助。若果在这时期,父母以平等的朋友模式养育孩子,子女因心志没成熟,他们的取向会以满足自己需要作判断,纵容他们会容易培养出任性、骄横及缺乏同情心的孩子。所以,这时期以“朋友模式”教导孩子并不适当。

不同风格、不同效果

在教养孩子的模式中,可分为四类风格:“严格要求”模式、“放任自由”模式、“缺乏关心”模式和“恩威并重”模式。

在“严格要求”模式中成长会容易产生焦虑及缺乏动力探索新事物。

在“放任自由”模式中成长会不满规范、容易冲动,过于依赖和缺乏毅力。

在“缺乏关心”模式中成长会阻碍孩子的认知、情绪及社交能力的发展。

在幼儿阶段,最有效的教养风格是“恩威并重”。父母施予坚定又合理的控制,以温暖及有弹性的方式教导子女。在过程中清楚解释说明因由,能根据子女的成熟度,让他们自主决定和承担后果。这风格能有效地发展他们的自信心,提升他们的自尊感及促进他们的认知能力。

少年期调节相处模式

踏入青少年期,子女情绪变得复杂和不安。此时,孩子会努力寻找自我,积极尝试各方面的可能性。他们重视个人见解和感受,一般情况下不愿意跟从父母的意见,但却努力寻求同辈之间的认同。若果父母未能在相处上作出调节,很容易引起冲突及引致子女作出反叛的选择。

在这时期,父母应该和子女重新建立尊重而较平等的“友好”关系;透过同理、接纳、讨论的方式进行沟通。此时,某程度上算是“与子女作朋友”。过去子女在成长中所建立的价值观,将发挥作用。若果价值观正确及有良好规范,将帮助他们作出合宜的抉择。如父母和子女已拥有良好的亲密关系,子女面对冲激和重大抉择时,会很重视父母的意见及寻求父母的支持。

参加制服团队益处大

现今的青少年深受社会潮流文化影响,加上在朋辈中互动改变,很容易迷失自己。若果他们能参与一些有意义的制服团队(注),从中可学习多方面才能,并有助他们建立自信心、责任感、自律和服务精神。我有一名女儿和一名儿子,在他们的成长中,分别参加“香港基督女少年军”及“香港基督少年军”,均获益良多。在陪伴子女参与这些团体活动,我看到他们的自豪感,并且从中增进和子女的关系。

知易行难、重要原则

在我遇到的个案和相识的亲朋戚友中,不乏对子女过于严厉或过于讨好的例子。虽然这些父母都很有学识和疼爱子女,但在不同阶段中掌握到合宜的平衡点,谈何容易!

纵然和子女相处并不容易,但若夫妻恩爱,子女在一个安全而亲密的环境中成长,可预期父母和子女间将会有不错的关系,从而能将美好的质素承传给他们。

注:香港的男童军、女童军、交通安全队、基督少年军、圣约翰救伤队等,要穿制服,受训练。

作者简介

陆振洲,个人、婚姻及家庭治疗师基督教婚姻及家庭治疗硕士资深特许公认会计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