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务处的头像
永恒的杭州湾-周广亮牧师
校务处 发表于 2020年12月18日 星期五 14:08
 

宣教足迹之旅

没想到我们要去的地方,是途经杭州湾跨海大桥。桥长36公里,全国第二长、世界排名第三的大桥出现在我们眼前。参加“宣教足迹之旅”的弟兄姐妹都以感恩又自豪的眼神,注视窗外一望无际的大海。我们的车在海的中央奔驰。

总台山的省思

然后来到了宁波,在郊区的一座小山上,听到一位弟兄忆述胡老弟兄的见证。准确说,故事场景是在浙江镇海郭巨镇。这位胡老伯伯,曾在大逼迫的年代因坚守信仰而3次被囚,于1995年离世,享年78岁。郭巨镇这座309米高的小山,名叫总台山。我们就站在当年胡老弟兄通宵祷告的地方,聆听、省思并献上代祷。

为同胞归主呼求

相传在夜色来临之时,胡老独自爬行上山约需两个半小时,祈祷至黎明前才下山,再开始一天的劳动。在山上,他向东南西北4个方向祷告,为舟山群岛能传遍福音,以及为全国同胞归主献上热切的呼求。

忠心代祷的仆人

今日我们到访该地,仍能感受这一带信徒的虔诚与上世纪忠心代祷仆人的密切关系。(参《没药山》)主耶稣在世不但常常祷告,还于天未亮时独自到旷野祷告,有时通宵祷告(可1:35;路6:12)。这样的传统在今天经济腾飞的都市生活里,越来越遥远。求主怜悯我们!

与青年宣教士相遇

回程还是途经壮丽的杭州湾。已是傍晚,同行的朋友们有入睡的。我似乎进入时光隧道,回到香港重新查书,才想起150多年前,发生在这里又不能不知的往事。这样我与清朝末年,奔走于宁波和上海之间的青年宣教精英娄理华牧师(Walter M. Lowrie18191847)相遇。

娄老先生的远见

娄理华一定受了父亲的见识和远见影响。娄老先生早在中国封闭的年代,已经托人在巴黎预先铸制了几千个中文字模,为将来有机会时,用文字出版来向中国广传福音。神不负有心人,1860年代中国规模最大的印刷厂,就是娄老先生所属的美北长老会的事工。

翻译中文圣经

娄理华在普林斯顿大学修读3年的神学课程后,23岁时便来到澳门。当时正是鸦片战争的1842年,香港开埠才一年。他来华第二年,宣教士们议决重译中文圣经,由5个通商口岸的宣教士分头进行,总部设于上海。娄理华被选为宁波地区代表,是所有代表中最年轻的一个。

惜葬身杭州湾

为了这项事工他常往返于上海和宁波之间。一次回宁波的途中,路经杭州湾,不幸遇上强盗,不但洗劫一空,而且被击毙水中,连尸体也没寻回。那是1847年8月,教会同工在长老会宁波的墓园中安置一块墓碑,纪念这位28岁葬身杭州湾的年轻宣教士。他也成了中国基督教会史里,第一位殉道的传教士。娄老先生为纪念儿子的赤诚事奉,搜集了他生前的书信和日记,以及相关数据,特为他撰书出版。该书长达502页,下面网址是英文原书,1有心的同道若能译成中文,更好。

两种竞争在角力

在书里,我读到他刚来香港的描述。1842年11月9日,娄理华从香港写给纽约长老会弟兄姐妹的信中,提到以中国为战场的两种竞争正在角力。一是俗世的商业之战,另一是属灵的福音争战。他从房间向香港港湾的船舶望去(当时应还未定名维多利亚港),书信里陈述他的感慨:

属灵争战的船只

属灵争战的船只在哪里?若你如此问。唉!很难回答。我摘下眼镜,缓慢扫瞄眼前景象,终可指出一艘。‘那只船,有一宣教士去年夏天就乘它去了潮州和潮汕。他本想在当地预备布道站,但到目前还未成功。’此船旁还有一艘,‘几个月前,有3位宣教士前往潮州,他们都在那里。’旁边另有一船,‘有一宣教士与他妻子,不久前到了潮州。’这就是全部吗?是的。

属灵视野的看见

从5月航离本港的千百艘驶往北方海港的船只中,只有这些船乘载了5位传教士,也是代表了英美教会的。若有人追问,我还可补充,另有两宣教士分别抵达潮州和潮汕。这7人是投身在北边的港城,而在香港和澳门留守的传教士剩下9人。这总数16人的宣教士是全体基督教会献身中,要行基督与撒旦间属灵战争的。可是,商世界的竞争单单个国家就占有15,000人的投身,来赚取微不足道的我不仅要问,基督的教会有没有为中国尽上自己应尽的职责呢?”

未竟的福音脚踪

19世纪40年代,来中国的宣教士只有16人。这是一位23岁,初到宣教工场的传教士,在香港北望中国发出的呼声。5年后,他自己竟因社会治安不力牺牲在大海中。但是故事并没有结束,宣教的足迹一直都有续篇。

7年后,娄理华的弟弟娄理瑞(Reuben Lowrie18271860带着新婚的妻子,离开安逸的美国,来到落后的中国,继续兄长未竟的传福音脚踪。6年后,弟弟罹患重病,久久未能医愈,也病逝中国,葬在上海墓园。他短短事奉的6年里,还用中文写过3本书。可见,兄弟俩皆是精英之才。2

尽上福音的职责

150多年后,我们一行来自几个省份和港台等地的弟兄姊妹,有良友知音人和良院同学,为追寻那优美的宣教足迹,看到同样的海湾,却已增建了世界级大桥的祖国。我们的车快乐地在跨海大桥飞驰,杭州湾的壮观在脑海荡漾,心中不变的确信是:葬身海底的宣教士并没有消失,他爱中国的奉献精神,反而会由一代一代追随基督的信徒继续承传下去。

我们应该祈祷,中国教会能有无数精英,在主的恩典中,献上自己,回应娄理华在1842年的呼声:尽上自己应尽的福音职责。

我们想像,那一天,跨海大桥的奇观,将化为接通天国福音的大桥。

注释

1.娄老先生为儿子娄理华牧师所撰写的书,英文原书网址:

2.娄理华牧师之生平除可参上述英文网页,中文读者可看,魏外扬:《宣教事业与近代中国》,(台北:宇宙光,1978),页71–76。或《中国教会的使徒行传》(台北:宇宙光,2011),页416–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