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姊妹的头像
保罗被囚之旅(一):急忙前走的保罗─周广亮牧师
郑姊妹 发表于 2022年06月2日 星期四 10:29
 

使徒行传记载了使徒保罗曾经进行3次漫长的宣教之旅,其后记载的却是他的一次被囚之旅。从告别米利都开始,再离开凯撒利亚直奔耶路撒冷;于耶路撒冷被捕又押回凯撒利亚,两年多的监狱生涯,以及漫长的地中海水路之后,抵达帝国首都罗马。这些历程是使徒行传20–28章的记载。这一大段占了整卷使徒行传的约三分一篇幅,详细地交待保罗人生的这一程是怎样走的。我们细察其中的记录,能看到于我们有益的事奉精神,今只分享第一点。

时光有限,行程紧张(徒20:13–16)

阅读使徒行传20章数遍,能得到一个感觉,那就是保罗的行程是很急促的。他要从马其顿坐船到特罗亚带领通宵聚会,为何通宵聚会?因为时间不够,次日要起行(徒20:7),但其实他已经住了7天(徒20:6–7)。经文给我们的印象是通宵聚会后,保罗就在当天或主日擘饼聚会后的第二天,再步行到亚朔;其他同工则坐船到亚朔等他,再一齐上船到米推利尼。

为何保罗要自己走陆路?而且是32公里的路程(一般人半天可以到达的行程)?很明显,他是想好好利用自己有限的时间。海路比陆路远,要多花时间,而且多有风险。[1] 所以路加和同工们是“先上船开往亚朔”(徒20:13)。跟据解经家的意见,“顺着沿海的陆路行,快过绕着莱克顿角到亚朔”。[2] 是否通宵聚会后要争取时间休息?我想大概不是,因为他可以在船上休息,唯一理由是时间紧张,并且他要单独的时间

圣经说:“他是这样安排的”(徒20:13)。[3]“安排”这词在本书共出现5次,除了翻译为“规定”之外,其他4次翻译作“吩咐”和“命令”。但翻译作“吩咐”时也有军队的命令意味(徒7:44,18:2,23:31,24:23),如“革老丢〔罗马皇帝〕命犹太人都离开罗马”(徒18:2)的“命〔令〕”字和徒20:13的“安排”在原文是同一字。

接下来留意行程的紧密,同一章14–15节记述了4个地点,每一天到一个地方赶路,没有停留。离开特罗亚当天到亚朔,从亚朔与同工相会坐船到米推利尼;第二天到达基阿对面;再一天后到撒摩;又从撒摩来到米利都。经文的描写以“次日……又次日……又次日”来串连,相当紧迫;最后要“越过”以弗所,“免得”在亚细亚“耽延”。其实,很多教会领袖在以弗所,但保罗要赶时间,不前往事奉3年之久的以弗所。圣经说:他急忙前走(徒20:16)。

愿你有效率

现在中国社会已经城市化,城镇人口多于农村人口。城市化的众多特色之一,便是失去往日农村生活的悠闲,生活节奏变得紧张快捷。基督徒在这样的发展进程中,不易违反社会进步的大趋势;时间显得更宝贵,无论传福音或做任何事都应该珍惜每分每秒。当我们融入保罗的事奉轨道,以面对往后的日子时,更当如此。

使徒保罗在写给帖撒罗尼迦教会的信里有一个代祷的要求,他说:“弟兄们,我还有话说:请你们为我们祷告,好叫主的道理快快行开,得着荣耀,正如在你们中间一样。”(帖后3:1)这里的“快快行开”也是“奔跑流行”(《吕振中译本》)和“快快传开”(《新译本》)的意思。

你所住的地方主的道传开了吗?良友圣经学院的同学和立志跟随主的弟兄姊妹,我们的年日有多少?若是神学装备用去4、5年(包括进深课程),掌握圣经基本真理再花5、6年,事奉操练再花掉7年8年,很快的大多数学员都会进入中年了。前面的岁月有多少,没有人敢夸口,唯愿我们为新的一年立定心志急忙前走。无论做功课的,在教会事奉的,努力工作的……都愿你有效率。

我邀请你与使徒保罗同走,不再浪费光阴。切记我们都在这条生命的单程路上,一去不回。祝福你此生无悔!

注释:

1.马歇尔着,蒋黄心湄译:《使徒行传》,丁道尔新约圣经注释(台北:校园,1987),页306。

2.参斯托得着,黄元林译:《使徒行传》,圣经信息系列(台北:校园,2008),页322;布如司(F. F. Bruce)着,李本实译:《使徒行传注释》(台中:浸宣,1994),页501。

3.《思高译本》的翻译是“因为他这样规定”,意思就比较强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