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陈伟迦牧师

路加福音18:1—8

 

1耶稣对门徒讲了一个比喻,为了要他们常常祷告,不可灰心。2他说:「某城有一个官,不惧怕神,也不尊重人。3那城里有个寡妇,常到他那里,说:『我有一个冤家,求你给我伸冤。』4他很久不受理,后来心里说:『我虽不惧怕神,也不尊重人,5只因这寡妇烦扰我,我就给她伸冤吧,免得她常来纠缠我。』」6主说:「你们听这不义的官所说的话。7神的选民昼夜呼吁他,他岂会延迟不给他们伸冤吗?8我告诉你们,他很快就要给他们伸冤。然而,人子来的时候,能在世上找到这样的信德吗?」

 

自上两天的经文开始,我们在讨论何谓天国的降临、如何知晓人子的显现。这些都是犹太人在经历过被掳后,多年来期盼会看见的想望;以及分散各地的以色列民几百年来的祈求。故此整个民族都落在这个愿景中,希望有一天神会亲自的拯救,带领他们离开自己的困局。无疑这个祈愿于他们来说是无可厚非的,但关键是他们作为神的子民的信仰状况却是另一回事。换句话说,神的子民是否预备好迎接天国的降临和人子的显现,还是神的子民只懂一味祈求,所行的事与所期盼的天国出现极大的落差呢?

 

这段经文好像是教导我们祷告,不可灰心。是的,我们要多多祷告,并且带着一个不闲懒的心,不灰心地坚持在上主面前寻求。但是根据下文的比喻,这段经文的重点倒是要我们仔细留心的。

 

首先,一个寡妇去寻求长官去为她伸冤。对于第一世纪的信徒来说,这可能并非是一个陌生的描述。在两约文献中的便西拉智训中,就正好记载了相似的论述──上主是会聆听寡妇的冤情,回应那些被边缘化的人的苦诉(参考便西拉智训35章)。我们可以说这比喻是教导人要坚持去相信,神终会聆听我们的祈祷。但是,我们在经文中,却发现了一个很特别的论述,就是这个为官的自白和耶稣对他的称呼——不义的官。

 

我们还记得不义的管家的比喻吗?其中也记载了这位不义的管家的自白和心底话,类似这不义的官所说的内心话。又加上这两个比喻都是借用不义的人物所作的,去说明他们的做法是有智慧和可取的。耶稣借用比喻,叫法利赛人领悟到上主会比这不义的官更愿意聆听众百姓的祈祷,不要以为上主没有听到众百姓的冤情。其实犹太人、散居各地的以色列民多年来的祈求,上主一直在听,并已应允了。但谁会知道耶稣的出生,就正是上主回应众百姓多年来的苦求呢?

 

经文的最后一句是整个比喻的重点,比起便西拉智训所教导更丰富,就是「人子来的时候,遇得见世上有信德的吗?这句修辞式的提问中的「信德」是信心(πίστις)的意思。这个「信」是代表相信耶稣是基督、是真正的弥赛亚。在第一世纪的时期,很少犹太人相信耶稣尊贵的身份——拯救世人的弥赛亚,把人从罪恶中迁移到上主的国度。这个相信,从来都不是容易的、不是按常理可以明白的。

 


思想:

明白上主的救法,是容易的吗?

对于今天的信徒,能明白上主在十字架拯救之理,是毫无疑问的。但是在信徒的生命中,单纯地相信上主的恩典和带领却是叫我们感到害怕。我们往往以为应该只有这样的方法,除此以外都是绝路;然而,面对摆在面前的恩典和应许,我们却时常喜欢背道而驰,甚至碰到焦头烂额也蛮高兴!

 

恩典从来都不缺席,只是我们都以「宗教理由」婉拒了(参考大筵席的比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