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梁家麟

哥林多后书 6: 4-10      

6反倒在各样的事上表明自己是神的用人,就如在许多的忍耐、患难、穷乏、困苦、 

6鞭打、监禁、扰乱、勤劳、警醒、不食、 

6廉洁、知识、恒忍、恩慈、圣灵的感化、无伪的爱心、 

6真实的道理、神的大能;仁义的兵器在左在右; 

6荣耀、羞辱,恶名、美名;似乎是诱惑人的,却是诚实的; 

6似乎不为人所知,却是人所共知的;似乎要死,却是活着的;似乎受责罚,却是不致丧命的; 

610 似乎忧愁,却是常常快乐的;似乎贫穷,却是叫许多人富足的;似乎一无所有,却是样样都有的。

保罗最后以七个吊诡命题来结束他所列举的困难清单:

似乎是诱惑人的,却是诚实的;

似乎不为人所知,却是人所共知的;

似乎要死,却是活着的;

似乎受责罚,却是不至丧命的;

似乎忧愁,却是常常快乐的;

似乎贫穷,却是叫许多人富足的;

似乎一无所有,却是样样都有的。

单看表面,他的事奉或会给人许多负面的印象,诸如是欺骗性的(诱惑人)、隐藏性的、致命的、受谴责的、令人难过的、缺乏的和一无所有的;但真相却刚好相反,那是诚实的、昭显的、得生命的、被拯救的、快乐的、使人富足的、一无所缺的。

这些对立的情况,或者是前者并不真实存在,譬如保罗没有欺骗过任何人,他也没有遭到上帝的惩罚;或者是前者和后者同时存在,虽然两者好像是矛盾而不能并存的,譬如忧愁与快乐、贫穷与使人富足、一无所有与样样都有。

矛盾的如何能够并存?有的是发生在不同时期,譬如起初是不为人知,后来便变成人所共知;起初似乎要死,后来却被拯救而活着;有的则是发生在不同的对象里,譬如保罗自己贫穷,却使许多人富足;保罗自己一无所有,他手所作的工却没有缺欠。

这里我不打算就我们所知道的保罗生平,将有关事件对号入座,好证明此自白是真实的。我想我们都不怀疑保罗的自述,当他一口气列举这二十多样东西时,他的脑海里一定是波涛汹涌,一下子涌溢出许多负面的遭遇。这些经历不仅构成他事奉生涯不可割舍的一部分,甚至成了他据此自证的使徒身分的凭据。当有人质疑他的传道身分和使命时,他便激动地讲述这些事件,然后问:「一个宗教骗子会有这些倒楣的经历吗?要是我是专门骗财的神棍,我早就风生水起,大富大贵了,还会这样落泊困难吗?」又或者骄傲地说:「一个神棍能有我这样的属灵能力,讲述基督的福音,彰显上帝的大能吗?他们能使人生命成长,获得永生吗?若是上帝的大能一直与我同在,我的身分和使命便不言而喻了。」

无论如何,重复前面已提过的真理:一个传讲末世性信仰的人,必须自己过一个末世性的人生,同时跨进现世与来生两个世界;这样的人在生活上一定是充满张力的:既是要死,却又活着;既是贫穷,又是丰足;既是无能,又是无所不能;既是样样欠缺,又是一无所缺。

思想:

要在这样矛盾重重的环境下存活,我们得具备两个条件:第一是具有末世性的眼光,从表面上的死、贫穷、无能、无有之中,看到生、富足、大能和全备。我们不会无视现实,却不认为眼前的是唯一的现实,眼前的东西不是压倒性的。要是我们没有这个末世性的看见,我们便如保罗所说的早已丧胆(沮丧绝望)了。

第二,我们还得有末世性的价值评估,确定将来的比现存的更真实更宝贵,眼前的不仅不是唯一的,更是次要的,看得见的都是暂时的,看不见的才是永恒的。惟有拥有这个末世性的价值判断,我们才会轻看人间的死、贫穷、无能与无有,才能在濒死、贫穷、无能和无有的情况下,继续实施使命,并且充满喜乐,活出一个跟现实不相称的末世人生。

我们都为拥有这两个条件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