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云开老师
诗篇12篇

 

大卫的诗,交与伶长。调用第八。 

12:1 耶和华啊,求你帮助,因虔诚人断绝了; 
世人中间的忠信人没有了。 

12:2 人人向邻舍说谎; 
他们说话,是嘴唇油滑,心口不一。 

12:3 凡油滑的嘴唇和夸大的舌头, 
耶和华必要剪除。 

12:4 他们曾说:我们必能以舌头得胜; 
我们的嘴唇是我们自己的,谁能作我们的主呢? 

12:5 耶和华说:因为困苦人的冤屈和贫穷人的叹息, 
我现在要起来,把他安置在他所切慕的稳妥之地。 

12:6 耶和华的言语是纯净的言语, 
如同银子在泥炉中炼过七次。 

12:7 耶和华啊,你必保护他们; 
你必保佑他们永远脱离这世代的人。 

12:8 下流人在世人中升高, 
就有恶人到处游行。

 

诗篇12篇是一首群体哀歌或申诉诗(community lament),标题是大卫的诗,但所申诉的问题似乎是当时社会上的一个普遍现象,而不是他的个人特殊经历。1—2节是诗人向耶和华呼喊和陈述苦况;2—3节是一个倒叙,先提出罪人的结果,后描述罪人的态度;5—7节申述耶和华对受害者的保护的应许,同时强调耶和华的说话可信;8节重复1节所申诉的情况。 


言语是个体之间关系的基础,在人类是这样,在生物界也是这样。即使没有声音,但不代表没有语言。从这个角度看,连非生物界的大自然里的个体也有他们彼此之间的语言(诗19:1—3是这种看法的一种诗意表达)。但怎样的语言能建立怎样的关系? 


《圣经》对语言的重视始于创世记:宇宙万物始于「上帝说」三字(创1:3);《圣经》记载亚当所做的第一件工作,就是替各飞鸟走兽命名,也替他的配偶夏娃取名(创2:19,23);创世记记载了人类经历的第一个谎言(创3:4—5);第一个推卸责任的借口(创3:12);第一个从上帝来的咒诅(创3:14);和以上帝变乱人类语言作为第一个人类历史时代的结束(创11:6—9)。 
我们习惯强调「言论自由」,但摩西的律法中的第三和第九戒直接针对语言,对语言作出规范(出20:7,16)。当然我们的社会对语言也有相关,而且是更多的规范和制肘,但这正正显示出语言对人类生存的重要性,和我们现代对语言越来越不羁(我们美其名叫「开放」)的态度格格不入。

 
诗人哀悼世上濒临绝种的两种人:虔诚(godly)人和忠信(faithful)人(12:1)。从诗歌平行体看,这两种人又可以是同一种人,但字面上仍然指向不同的质素。一般「虔诚」是指「敬畏上帝」而言,而「忠信」既是指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关系,也用于上帝对人的信实可靠的态度,让我们可以信任他。两者的平行,意味着敬畏上帝的人也是一个可被人信任的人,因为上帝本身最可被信任(参12:6)。 
与他们相对的是「说谎的人」(12:2a),尤其是那些「油嘴滑舌」、「心口不一」的人(12:2b)。这种人在社会中制造了一批他们话语底下的受害者:困苦人和贫穷人。而且他们以他们的语言能力为傲:他们的语言,只服事自己,只为自己累积优势,而且无人能敌(12:4)。 


按照诗人的描绘,有两个可能的场景:当时候社会上的司法状况和政治状况。这和后来先知弥迦描述他所看见的情况类似。那时以色列的官长「不知道公平,恶善好恶,从人身上剥皮剔肉」(弥3:1—2),城中的富户「满行强暴,其中的居民也说谎言,口中的舌头是诡诈的」(弥6:12—13),他们的「君王徇情面,审判官要贿赂,位分大的吐出恶意,都彼此结联行恶」(弥7:3)。 
在这种情况下,诗人只能诉诸耶和华的公义和保护。这并不是阿Q精神,因为连诗人对罪人和现况的批判能力,都来自对耶和华的认知,和耶和华所赋予以色列的律法。诗人与耶和华的联线,意味着诗人不会只是耶和华作为的旁观者。全诗即使以8节作结束,我们也不应该以无奈的悲观来看(参摩5:12—13),反过来,应该仍然以1节所表达的不平的态度来看。心怀不平,心还未死。 

我的祷告:

上帝啊,祢知道我们的社会是一个营销的社会,大家都在作买卖。我们卖服务,卖商品,卖政策,卖时间、空间、劳力、身体。买卖之间,有多少是谎言?买卖之间,有多少人受害?我是害人者,还是受害人?上帝啊,我两个都不愿做,但又无法置身事外,求祢的话指引我,让我走在正路之上;让祢的灵感动我,让我不惧怕,不退缩。奉基督名求,阿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