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云开老师

诗篇28篇

 

大卫的诗。

28:1耶和华啊,我要求告你!

我的盘石啊,不要向我缄默!

倘若你向我闭口,我就如将死的人一样。

28:2我呼求你,向你至圣所举手的时候,

求你垂听我恳求的声音!

 

28:3不要把我和恶人并作孽的一同除掉;

他们与邻舍说和平话,心里却是奸恶。

28:4愿你按着他们所做的,并他们所行的恶事待他们。

愿你照着他们手所做的待他们,将他们所应得的报应加给他们。

28:5他们既然不留心耶和华所行的和他手所做的,

他就必毁坏他们,不建立他们。

 

28:6耶和华是应当称颂的,

因为他听了我恳求的声音。

28:7耶和华是我的力量,是我的盾牌;

我心里倚靠他就得帮助。

所以我心中欢乐,我必用诗歌颂赞他。

28:8耶和华是他百姓的力量,

又是他受膏者得救的保障。

28:9求你拯救你的百姓,赐福给你的产业,

牧养他们,扶持他们,直到永远。

 

 诗篇28篇是一篇个人申诉诗(哀歌),但9节指出诗人个人的情况也会连带着一个对整个羣体的关注,反之亦然。无论如何,和众多的个人申诉诗一样,即使作者是个体,他所面对的敌人却几乎都是一羣人,一羣作者描绘为作恶或与耶和华敌对的人。这种情况当然和大卫作为以色列王所面对的情况吻合,因为王的敌人总不止于一人。但由于作者(或大卫)把敌人描绘成某一类人,即使作者只是一人,在对比下他自己也自然成为另一类人的代表,他的申诉,也变成不单纯是个人的申诉,促成诗篇里申诉诗的普及化。

传统视28篇的场景为押沙龙的叛乱,大卫被迫离开耶路撒冷和锡安山(撒下15:13—20:3),大卫对圣所的惦念和这个设想一致:「我呼求你,向你至圣所举手的时候,求你垂听我恳求的声音!」(28:2);称耶和华为「盘石(= 锡安山)」(28:1b),是「得救的保障」(28:8b),也是同理。但更可能的是外邦破坏与以色列的协定,大卫被外敌所攻击:「他们与邻舍说和平话,心里却是奸恶。」(28:3b)而在赞美诗的段落大卫以以色列王的身份称颂耶和华:「耶和华是他百姓的力量,又是他受膏者得救的保障。」(28:8)

 

诗歌可分成三部分:1—2节是王祈求耶和华不要缄默;3—5是针对敌人的祈求;6—9节是一首赞美诗(6—8节)和王作为牧人为他子民的祷告(9节)。

诗歌处理大卫面对的两个问题。第一,大卫看不见耶和华的作为。大卫向耶和华求告(1a),呼求(2a),不要向他「缄默」(28:1b),意味着坏情况已经持续一段时候,而耶和华一直没有回应。「如将死的人一样」原文字面是「如那些下到坑里的人一样」。耶和华作为「盘石」,是力量和盼望的象征;「坑」,是人被收监或埋葬的地方,像约瑟在坑里一样,没有盼望。诗人亟需要耶和华的帮助,最急切的表达,就是向耶和华在地上居住的地方,向他的圣所,举手求告。

 

第二,大卫求耶和华惩罚恶人时,要以眼还眼,「照着他们手所做的待他们」(4b),同时候又在审判时不要让他遭遇「池鱼」之灾:「不要把我和恶人并作孽的一同除掉」(3a;参诗26:9)。最终耶和华听了大卫的祷告,明显把他保存,至于恶人的报应,却在赞美诗里没有提及。

 

邪恶的影响和审判的后果有一点相似之处:往往有无辜人的牵连。我们可能认为天下间没有一个人是无辜的。广义来说,没有错,这也是诗人自己的看法。诗篇里的诗人即使自称是义人(注意:这种态度和「自以为义」有分别),却从来都不以为这个认知足够让他「指令」上帝还他一个公道。我们之前已经不止一次的看过,诗人承认无论他有多少义,他仍然完全依赖耶和华的怜悯和救赎。我们可以把这个现象看成是诗人承认世上没有义人(参诗14:3),但大卫在26篇和这里处理的是个别的事件。在单一的事上,往往有人是无辜的。

 

无辜人被灾祸牵连,圣经里没有正面的解释,只有三个大方向的处理:(1)在这个堕落世界的秩序里头,即使不应发生,却是无可避免(例:亚伯);(2)还留存的无辜人应该坚持他的无辜,向上帝申诉(例:约伯),却不蔑视或怪责上帝,这也是诗人的做法;(3)这是上帝不让人知道未来之事的一个延伸结果,目的是让人敬畏耶和华(参传3:1—22;8:1—9),行善出自本心,而不单纯是因怕受罚。可以说,无辜人受灾是圣经作者认为人间最大的祸患,但大卫在诗篇28篇同样没有解释,只有大声向能救他的耶和华呼求。作为以色列的王,犹大的牧人,大卫向耶和华祈求:「求你拯救你的百姓,赐福给你的产业,牧养他们,扶持他们,直到永远。」(28:9)

 

我的祷告:

天父上帝,求祢不要让我自以为义,更不要让我以祢为不义;求祢因着祢的公义、慈爱和怜悯,引导我走人生的道路。阿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