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谢慧儿博士

传2:12—26

 

12 我转念观看智慧、狂妄和愚昧。在王以后而来的人还能作甚么呢?也不过行早先所行的就是了。13 我便看出智慧胜过愚昧,如同光明胜过黑暗。14 智慧人的眼目光明(光明:原文作在他头上),愚昧人在黑暗里行。我却看明有一件事,这两等人都必遇见。15 我就心里说:愚昧人所遇见的,我也必遇见,我为何更有智慧呢?我心里说,这也是虚空。16 智慧人和愚昧人一样,永远无人记念,因为日后都被忘记;可叹智慧人死亡,与愚昧人无异。17 我所以恨恶生命;因为在日光之下所行的事我都以为烦恼,都是虚空,都是捕风。18 我恨恶一切的劳碌,就是我在日光之下的劳碌,因为我得来的必留给我以后的人。19 那人是智慧是愚昧,谁能知道?他竟要管理我劳碌所得的,就是我在日光之下用智慧所得的。这也是虚空。20 故此,我转想我在日光之下所劳碌的一切工作,心便绝望。21 因为有人用智慧、知识、灵巧所劳碌得来的,却要留给未曾劳碌的人为分。这也是虚空,也是大患。22 人在日光之下劳碌累心,在他一切的劳碌上得着甚么呢?23 因为他日日忧虑,他的劳苦成为愁烦,连夜间心也不安。这也是虚空。24 人莫强如吃喝,且在劳碌中享福,我看这也是出于上帝的手。25 论到吃用、享福,谁能胜过我呢?26 上帝喜悦谁,就给谁智慧、知识,和喜乐;惟有罪人,上帝使他劳苦,叫他将所收聚的、所堆积的归给上帝所喜悦的人。这也是虚空,也是捕风。

 

2:13—14a,肯定智慧的价值,与智慧文学传统的立场一致。可是,从第14b节开始,传道者就唱反调,宣称拥有智慧最终都是没有意义的。主要的原因是:智慧人愚昧人都要面对同一命运,就是死亡。传道者在第17节就相当偏激地宣告说:他恨恶生命!在第18节,传道者进一步宣称:他恨恶一切的劳碌为甚么呢?原因之一是:传道者领悟到,因着人会死的缘故,人劳碌的成果,包括财富,会归于后人的名下,而这些后人,到底是智者还是愚者呢?是难以预料的。原因之二是:人用自己的努力,包括智慧、知识和技能得来的、得来的报酬,至终都要留给未曾劳碌的人为分。也就是说:会有人「不劳而获」《现》。

 

然而,在慨叹之余,传道者面对人生的态度,基本上是正面的,以致他会在二章最后的一段经文 ── 2:24—26,发出要人享受人生的呼吁。第24a节:人莫强如吃喝,且在劳碌中享福,更清楚的翻译是:「人除了吃喝和享受自己的劳碌以外,别无更好的事。」与此同时,他也体会到:我看这也是出于上帝的手(24b节)。换句话说,吃喝以及得以享受劳碌,皆是出于上帝的赐予。而下文第25节,乃是以设问的方式,再次强调这个事实。第25节原文以「因为」开始。另外,谁能胜过我呢?可以译作「除了他之外」,「他」是指上帝。第25节整句话可以译作:「因为,要不是出于上帝,谁能吃喝?谁能享受?」《现》第26节原文也是以「因为」开始:因为,上帝喜悦谁,就给谁智慧、知识,和喜乐;惟有罪人,上帝使他劳苦26a节。这节经文三次重复上帝的「赐予」;《和》分别译作:上帝使归给,反映在传道者的心目中,一切都是从上帝而来。传道书首次提及上帝的经文是1:13,2:26,是传道书第二次提到上帝的经节;两次的经文都同样强调上帝的赐予。不过,在1:13,上帝赐予人的是一份苦差;而在2:24—26,上帝赐予人的,则分别有好的以及有不好的,视乎那人是上帝喜悦的人,还是罪人。

 

思想:

你认为基督徒应该放开怀抱,享受生命吗?信主与不信主的人享受生命,在心态方面,有甚么不同呢?要不是出于上帝,没人能够吃喝和享受;你有没有为你生命拥有的一切感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