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彭家铿博士

经文:路加福音8:4—15

 

4当许多人聚集、又有人从各城里出来见耶稣的时候耶稣就用比喻说5「有一个撒种的出去撒种。撒的时候,有落在路旁的,被人践踏,天上的飞鸟又来吃尽了。6有落在盘石上的,一出来就枯干了,因为得不着滋润。7有落在荆棘里的,荆棘一同生长,把它挤住了。8又有落在好土里的,生长起来,结实百倍。」耶稣说了这些话,就大声说:「有耳可听的,就应当听!」9门徒问耶稣说:「这比喻是什么意思呢?」10他说:「上帝国的奥秘只叫你们知道;至于别人,就用比喻,叫他们看也看不见,听也听不明。」11「这比喻乃是这样:种子就是上帝的道。12那些在路旁的,就是人听了道,随后魔鬼来,从他们心里把道夺去,恐怕他们信了得救。13那些在盘石上的,就是人听道,欢喜领受,但心中没有根,不过暂时相信,及至遇见试炼就退后了。14那落在荆棘里的,就是人听了道,走开以后,被今生的思虑、钱财、宴乐挤住了,便结不出成熟的子粒来。15那落在好土里的,就是人听了道,持守在诚实善良的心里,并且忍耐着结实。」

 

撒种的比喻是最为人熟悉的比喻之一,四种土壤代表四种听道的反应与结果(8:11—15)。这儿的道并不一定是指教会每周崇拜的讲道,而是泛指人对上帝的道的四种不同回应。四种反应分别是忘记、退后、不结果子、结实。头两种反应表达出一种负面的属灵境况,道种只在人心里停留了片刻,没有发挥任何长远作用。相比之下,道种却停留在「荆棘」与「好土」两种人的心里,分别在于前者结不出果子来,后者却结出果实(8:14—15)。

 

新约圣经多以「结果子」的意象去表达成熟的信徒生命(如约翰福音15章),因为成熟的生命是多为人着想,叫人得益处,就如结果子的目的是叫人(不是自己)去品尝。侍主的人若没有爱主的心,没有好好在他的话语中扎根,终不能结出果子来叫身边的人得益处。因此,读经与研经的终点是要实践经文的意义,是一种将真理具体化的行动(embodiment),而不止于头脑上的理解明白。

 

相比之下,马太与马可的记载没有强调听道与行道的关系(太13:23//可4:20),路加却加上了「持守」与「忍耐」等字眼,要凸显出实践真理的重要性与行道者的应有态度。

 

思想:

今天不少信徒群体都看重信徒对圣经的认识举办不少查经与研经的课程坊间的译经书系列也多不胜数去帮助信徒解释经文的原意。这些都是好的。但撒种的比喻提醒我们,真正明白一段经文的意义,并不是在读完译经书后,也不是在完全掌握经文原文文法分析后,而是将真理不断付诸实行之后,才算是开始明白经文的意义。释经是一生的功课,并不止于一次查经、一次阅读,而是一生的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