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潘智刚老师

经文:士师记1:22—36  

 

钥节:127—33

 

22约瑟家也上去攻打伯特利;耶和华与他们同在。23约瑟家打发人去窥探伯特利(那城起先名叫路斯)。24窥探的人看见一个人从城里出来,就对他说:「求你将进城的路指示我们,我们必恩待你。」25那人将进城的路指示他们,他们就用刀击杀了城中的居民,但将那人和他全家放去。26那人往赫人之地去,筑了一座城,起名叫路斯。那城到如今还叫这名。27玛拿西没有赶出伯‧善和属伯‧善乡村的居民,他纳和属他纳乡村的居民,多珥和属多珥乡村的居民,以伯莲和属以伯莲乡村的居民,米吉多和属米吉多乡村的居民;迦南人却执意住在那些地方。28及至以色列强盛了,就使迦南人做苦工,没有把他们全然赶出。29以法莲没有赶出住基色的迦南人。于是迦南人仍住在基色,在以法莲中间。30西布伦没有赶出基伦的居民和拿哈拉的居民。于是迦南人仍住在西布伦中间,成了服苦的人。31亚设没有赶出亚柯和西顿的居民,亚黑拉和亚革悉的居民,黑巴、亚弗革与利合的居民。32于是,亚设因为没有赶出那地的迦南人,就住在他们中间。33拿弗他利没有赶出伯‧示麦和伯‧亚纳的居民,于是拿弗他利就住在那地的迦南人中间;然而伯‧示麦和伯‧亚纳的居民成了服苦的人。34亚摩利人强逼但人住在山地,不容他们下到平原;35亚摩利人却执意住在希烈山和亚雅仑并沙宾。然而约瑟家胜了他们,使他们成了服苦的人。36亚摩利人的境界,是从亚克拉滨坡,从西拉而上。

 

在1:22—36,叙述者循着地理走势,描绘约瑟家及北方各支派在北部的战事,七次「没有赶出」的描述就是北方支派的争战结果(1:27、28、29、30、31、32、33)。为什么他们没有赶出迦南人呢?因为当他们强盛时,发现可以把难作的苦差交由迦南人完成,「把迦南人成了服苦的人」在各支派中蔚然成风(28、30、33、35节)。在眼前得益的诱惑下,他们忘记了对上帝的顺服,就是要赶出迦南人,建立一个属圣洁上帝子民的国度。可是这些给他们看中能为他们「服苦」的迦南人,反成了他们日后「的网罗、机槛、肋上的鞭、眼中的刺」(书23:13),也应验了约书亚当日的遗言。

 

贪图安逸或是不愿付出努力的心态,常常是不愿意顺服上帝的前奏,而且从北部的支派中,可以看到这样的心态不单有感染性,也会祸国殃民。

第一,没有尽自己的责任:每个支派都有所属的范围,各有不同,不宜嫉妒别人的优势,上帝看重的是支派是否尽力执行已付托的使命。没有赶出迦南人,贪图安逸就是没有尽上当尽的责任;

第二,历史会存留下来:这些不愿意顺服上帝的支派,名字都被记在士师记中。或许每个支派的失败不算大,但当小失败加起来,所涉及的范围,为日后埋下祸根。

 

在第一章完结时,那本来已经赐给以色列的地土,没有完全归属各支派名下;那本来是被灭绝净尽的迦南人,却成了服苦的人居住在其中。更甚的是「亚摩利人强逼但人住在山地,不容他们下到平原」(34节)。但更加讽刺的是,本章结束时描述地土的拥有者竟然是迦南人,「亚摩利人的境界,是从亚克拉滨坡,从西拉而上。」(36节)不顺服上帝的以色列民,就是那不肯赶出迦南人的支派,只看见眼前的利益,忽视了长久的拥有。

 

思想:「不肯赶出」与「灭绝净尽」之别就是顺服上帝与否;「自我感觉良好」也许是「不肯赶出」的前奏,小心它也是不愿顺服上帝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