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潘智刚老师

经文:士师记8:1—28

 

钥节:8:22—27

 

8:22以色列人对基甸说:「你既救我们脱离米甸人的手,愿你和你的儿孙管理我们。」23基甸说:「我不管理你们,我的儿子也不管理你们,惟有耶和华管理你们。」24基甸又对他们说:「我有一件事求你们:请你们各人将所夺的耳环给我。」(原来仇敌是以实玛利人,都是戴金耳环的。)25他们说:「我们情愿给你」,就铺开一件外衣,各人将所夺的耳环丢在其上。26基甸所要出来的金耳环重一千七百舍客勒金子。此外还有米甸王所戴的月环、耳坠,和所穿的紫色衣服,并骆驼项上的金链子。27基甸以此制造了一个以弗得,设立在本城俄弗拉。后来以色列人拜那以弗得行了邪淫;这就作了基甸和他全家的网罗。

 

士师记作者将以法莲的参战(7:24—25)和以法莲战后心有不甘的对质(8:1—3),放在7:23,8:4中间,并且将8:4—21节基甸应对其他参战支派作出对照,让读者不难觉察基甸有两种不同的领袖态度。

 

事件一,战事临近尾声时,基甸独自呼吁更多人前来参与围剿敌军行动(7:24)。由于以法莲是一支强大的支派,也曾经出现如底波拉这么有影响力的领袖,以法莲以军事优势伸出援手,帮助基甸捉拿米甸人是很正常的,但基甸没有作出邀请,因而引发以法莲的质问。虽然最后基甸以谦虚并得体的应对,让以法莲人的怒气消失(8:3);但问题是基甸为什么要发出呼吁呢?上帝不是已经向基甸表明「跟随你的人过多」(7:2,4),并且明说已将米甸人交在基甸手中(7:7),而不是交在以法莲手中么?(8:3)。基甸安抚以法莲的话,不只是借用也扭曲上帝的话,以挽回自己管治的尊严。作为领袖的基甸,他是取悦人而不取悦上帝,他向权力妥协了。

 

事件二,战事结束,以色列人对基甸说:「你既救我们脱离米甸人的手,愿你和你的儿孙管理我们。」基甸说:「我不管理你们,我的儿子也不管理你们,惟有耶和华管理你们。」(8:22—23)基甸再次说出堂皇的话,随后他却说:「我有一件事求你们:请你们各人将所夺的耳环给我。」(8:24)基甸不仅收集金耳环,还像米甸王一样,喜欢搜集月环、耳坠,和所穿的紫色衣服,并骆驼项上的金链子(8:26)。基甸的行为和喜爱已经与迦南人一样,欢喜搜集掠夺得来的战利品。虽然,他将得来的金器打造成以弗得,看似是为祭司所用,实际上却是习染了迦南人敬拜偶像的方式,成为基甸及以色列民的网罗。

 

思想:基甸为我们上了一课。作领袖的必须能够接受批评,也不能见利忘义。诚如新约提前3:7—9中,有关作领袖的教导:「监督也必须在教外有好名声,恐怕被人毁谤,落在魔鬼的网罗里。执事的,也是如此:必须端庄,不一口两舌,不好喝酒,不贪不义之财;要存清洁的良心,固守真道的奥秘。」基甸本来有来自上帝肯定的好名声,但他仍用自己的方法去建立,以致晚节不保;基甸作为领袖,说话对人不对事一口两舌,亦因财利而忘记了上帝的训示,没有存清洁的心,以领袖的权柄带领以色列人回转归向上帝,亦令全家陷入网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