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梁家麟牧师

经文:雅各书3:1

 

1 我的弟兄们,不要多人作师傅,因为晓得我们要受更重的判断。

 

我们在雅各书的第四个段落,由3:1—18,主题是在人群里操练灵性。与前面的大段落相较,本段的内在结构不那么严谨,各分段的内容亦没有太强的逻辑关系,但都是围绕着群体生活里的灵命操练而说的。其中第一个分段是3:1—12,雅各要求我们控制自己的说话。

有关控制舌头的第一句提醒是谨慎为师。这是一个一针见血的切入点。雅各劝勉我们,不要轻言成为别人的老师。

3:1 这个教导首先让我们联想到中国孟子的话:「人之患在好为人师。」人性的其中一个弊病是喜欢当别人的老师,总是觉得自己有广博的知识和丰厚的经验,特别是有独特的分析和洞见,可以作为晚辈的扶助。

我认识好些跟我差不多年纪的朋友,就是接近退休年龄哩,他们几乎都有一个未竟的事业梦想,便是做别人的师傅,希望找到既高资质而又肯受教的年轻一代,然后将多年来累积的心得倾囊相授,让晚辈延续他们未竟的事业,将他们的异象和智慧发扬光大。师傅已经有了,欠缺的是学生而已。

不少对教会和时代分析的文章,不约而同都提到年轻一代缺乏能贴身关怀和指导他们的导师;这些(当然是由前辈撰写的)文章对所有现实问题作诊断后的处方,便是要求建立师徒制度。他们宣称课室讲授或集体训练并不足够,必须是小组式甚或单对单的授业;并且他们理想中的师徒制度不仅是专业性的教学或顾问,而是全方位的「生命师傅」(life mentors)。无论是专业知识和技巧、性格和气质的陶造,乃至待人处事、人生观的建立、对世情的分析等等,都由同一个生命师傅教授。

我对这样的建议总是持极大的保留态度。原因有二:一是自觉有这般需要的学生不多,二是具这般资格的老师更为稀少。前辈乐于扶掖后进或许算是个优点,但后辈是否乐于给扶掖,却是问题所在。无疑,能在生命里遇上一位德智体群美灵都教自己敬服的老师,那长时间跟随他学习肯定是美事;但能让后辈全方位心悦诚服的前辈乃属稀有动物,绝大多数教师都只能在某一两方面让学生佩服学习;学晓了,师徒的关系亦于焉结束。期待学生做长时间甚或永远的学生?我想没几个学生有这般学习动机。我们可以批评后辈不肯谦卑学习,但能否促使学生谦卑学习,很大程度还是老师的责任呢。

再说,今天的专业分工这么精细,即或在同一行业或专业里,还是有多种专门知识和技能,无法由单一老师教授,因为没有同时精通各部门的人。此外,知识的日新月异,文化和价值观的快速迁递,做老师得忙迫地与时俱进,方能赶上时代步伐;期待他们全方位做某群学生的长期老师,除非我们能时光倒流回到孔子或苏格拉底的年代吧。

还有更重要的是,今天的资讯世界无孔不入的渗透,没有多少私隐能躲避给人曝光。一个宣称自己能全方位作学生榜样的教师,很容易便给人揭掉教师道袍亮出真相。这是一个最擅长将人「非神话化」的年代,这是一个充斥「三信危机」(信心、信任、信仰都稀缺)的不信的世代,除非我们的本来面相就是别人眼中的角色,否则企图当别人的生命师傅的人,得三思而后行。

这也是雅各的教导的要旨所在。他不用担心传媒狗仔队手机快拍网络资讯,却担心比现代科技厉害千百倍的上帝。无所不知、鉴察人心的上帝,晓得我们的心肠肺腑,洞悉我们所有隐而未现的罪。要是我们没有自省能力,对人指指点点,说三道四,看到别人眼中的刺,忘了自己眼中的梁木,律己以宽、待人以严,便很容易犯法利赛人假冒为善的弊病,我们知道耶稣基督最痛恨的正是这一种人。

中国人的传统是「刑不上大夫」,在上位者总是获得免责的特权,即或被判有罪仍可享受保外就医的权利;但圣经的准则却是在上位者要受更大的审判,如同耶稣所说的,我们用什么量器来量度别人,便有什么量器来量度我们。

所以,在我们批评晚辈不肯谦卑学习以前,让我们这群前辈先谦卑自省:我们真的有这么多好东西要传授出去吗?我们的为师心切,是否有点儿像野人献曝?是否一种人之患?

我自觉不配作任何人全方位的教师,即或必须做自已的儿女的生命师傅,责之所在,无法推辞,还是颇有力不从心,恐惧战兢的感觉。

不要轻言作别人的师傅。

 

思想:

用正面的角度来思考这句经文,想想要是你得作别人的老师,无论是做主日学教师、小组组长或团契导师,你觉得生命里最迫切需要改进的地方是什么?你当做什么,才让这节经文不那么构成一个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