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目录

  • 尔道自建-箴言(10-22章)

      

    尔道自建释经灵修由建道神学院推出,良友电台录音制

    欢迎到良友圣经学院网站收听最新每日灵修 

    尔道自建-箴言(10–22章)

  • 6月30日 敬畏耶和华

     

    作者:麦耀光牧师

    经文:箴言221–16

     

    收听普通话:

    收听广东话:

      

    1美名胜过大财,宏恩强如金银。

    2有钱人与穷乏人相遇,他们都为耶和华所造。

    3通达人见祸就藏躲;愚蒙人却前往受害。

    4敬畏耶和华心存谦卑,就得财富、尊荣、生命为赏赐。

    5歪曲的人路上有荆棘和罗网,保护自己生命的,必要远离。

    6教养孩童走当行的道,就是到老他也不偏离。

    7有钱人管辖穷乏人,欠债的是债主的仆人。

    8撒不义种子的必收割灾祸,他逞怒的杖也必废掉。

    9眼目仁慈的必蒙福,因他将食物分给贫寒人。

    10赶出傲慢人,争端就消除,纷争和羞辱也必止息。

    11喜爱清心,嘴唇有恩言的,王必与他为友。

    12耶和华的眼目保护知识,却毁坏奸诈人的言语。

    13懒惰人说:“外面有狮子,我在街上必被杀害。”

    14陌生女子的口是深坑,耶和华所憎恶的,必陷在其中。

    15愚昧迷住孩童的心,用管教的杖可以远远赶除。

    16欺压贫寒人为要利己的,并送礼给有钱人的,都必缺乏。

     

    今天的灵修经文是箴言第二集的最后一段。本集是从第10:1至22:16,共375节经文。由于第二集大部份的智慧之言是以一节为一单元,虽然我们读15节经文,我们却尝试每天思想大约三个主题的经文。今天第一个思想经文在第3和5节:“通达人见祸就藏躲;愚蒙人却前往受害…歪曲的人路上有荆棘和罗网,保护自己生命的,必要远离”。这两节有共同的警告──走路要小心。当遇见危险时,如祸患、荆棘和罗网,就要藏躲或远离现场。常言道:世途险恶,而智者提醒读者不要走在歪曲之人的路上,不然就会踏入“罗网和机槛”(吕振中译本)了。通达人因着有先见之明及分析状况,及时远离危险,得以保护了自己的生命财产。

    第6节:“教养孩童走当行的道,就是到老他也不偏离”,这是不少父母的金句,他们都期盼子女一生走在主的道上。其实,这也是父母的责任,需要教养孩童走“当行的道”,这是一条怎样的路呢?不是“主”的道,也不是“父母”的道,乃是“他当行的路”(新译本)。智者似乎是暗示父母应尊重孩子的个性或本性,按着他们的资质来教养。有学者指出,“道”这个字在箴言一共出现了18次,每次都是指生活方向和道德品格。故此,父母要把握时机,使孩童学习及走向生命,以致他们一生持守着,到老也不偏离。智者使用“教养”是有更深一层意义的。“教养”在其他经文总是指向神奉献 (参申20:5;王上8:63;代下7:5),父母大可以仿效所罗门的做法:当所罗门献殿时,父母可以把孩子献上和走在智慧之路上,就是使孩子走在道德和敬虔的教育中。

    在结束这一个月的灵修时,最适合是以“敬畏耶和华”来做一个总结。这个词在第二集出现9次,在开始的第10章以及结束的22章都在提醒读者要以谦卑的态度,敬畏神,神将以无条件的祝福,将“财富、尊荣、生命”(4节) 作为赏赐给敬畏他的人。

     

    思想:

    (1) 为着这个月的灵修感谢神; (2) 向神立志,以“敬畏耶和华”为你一生的座右铭。

  • 6月29日 物质与属灵

     

    作者:麦耀光牧师

    经文:箴言2116–31

     

    收听普通话:

    收听广东话:  

     

    16人偏离智慧的路,必与阴魂为伍。

    17爱宴乐的,必致穷乏;贪爱酒和油的,必不富足。

    18恶人作义人的赎价,奸诈人代替正直人。

    19宁可住在旷野之地,也不与争吵易怒的妇人同住。

    20智慧人的居所积蓄宝物与膏油;愚昧人却挥霍一空。

    21追求公义慈爱的,就寻得生命、公义和尊荣。

    22智慧人爬上勇士的城墙,摧毁他所倚靠的堡垒。

    23谨守口和舌的,就保护自己免受灾难。

    24心骄气傲的人名叫傲慢,他行事出于狂妄骄傲。

    25懒惰人的欲望害死自己,因为他的手不肯做工;

    26有人终日贪得无餍,义人却施舍而不吝惜。

    27恶人献的祭是可憎的,何况他存恶意来献呢?

    28不实的见证必消灭;惟聆听真情的,他的证词有力。

    29恶人脸无羞耻;正直人行事坚定。

    30没有人能以智慧、聪明、谋略抵挡耶和华。

    31马是为打仗之日预备的;得胜却在于耶和华。

     

    箴言廿一章有三节经文用了比较语句的写法,就是“比…更”(3节)和“宁可…也不”(9、19节)。而第9与19节两节几乎一样,结构和对比都是一样,只是一些描述有微小的差异:“宁可住在房顶一角/旷野之地,也不与好争吵/易怒的妇人同住”。在原文,妇人与妻子是同一个字。有些译本因当时文化对异性同居的态度和看法,而选用了妻子一词。在经文中,我们看见当事人在两难中间。一方面他住在房顶的一角,环境和空间受限制,或住在旷野荒芜之地,都很不理想;可是,若与好争吵或易发怒的妇人一同生活,常常起争执,亦影响生活。若在两者中选择,他宁愿忍受独处的生活,也不愿跟无法忍受的妇人住在一起。换言之,他觉得独身比错配的夫妻关系更胜一筹。其实,智者重申箴言第九章的劝勉,就是寻求智慧,小心选择生命的伴侣。

    第17、20–21节分别描述物质与属灵的生活方式和内涵。第17节:“爱宴乐的,必致穷乏;贪爱酒和油的,必不富足”,这里宴乐和喜乐用了同一个字。经文指出他们“整天宴乐…吃喝无度”(现中),是过着一种过度逸乐的生活方式。虽然懒惰是导致贫穷的原因,但过度逸乐同样是促使家道衰落的因素。智者在第20–21节提供获得属灵宝藏的方法:“智慧人的居所积蓄宝物与膏油;愚昧人却挥霍一空。追求公义慈爱的,就寻得生命、公义和尊荣”。同样是享受宝物与膏油,愚昧人在挥霍;而智慧人却懂得珍惜,因而慢慢累积财产。愚昧人旨在寻求享乐;而智慧人却是追求公义和慈爱的美德。第21节指出最终智慧人将获得“生命、财富和尊荣”的祝福 (“life, prosperity, and honor”, NIV)。

    本章的开始,一连三节经文有耶和华的名字,而结束时,也出现了两节耶和华的经文:“没有人能以智慧、聪明、谋略抵挡耶和华。马是为打仗之日预备的;得胜却在于耶和华”(30–31节)。有人以为可凭着他们的知识、分析或策略,就足以违抗神。在原文,智者三次重复并强调是“没有”人可以敌对神的:“没有智慧、没有明达、没有谋略能敌得过永恒主”(吕振中译本)( “There is no wisdom, no insight, no plan that can succeed against the LORD”,NIV)。在全能的神面前,纵使人有绝顶聪明和智慧,也无法敌挡神。人所谓的智慧,在神眼中,根本没有智慧可言。若第30节是智者警告人不要与神为敌,第31节则呼吁人不要离了神而去争战,因为得胜是在乎神。虽然马代表力量,战争时,战车和战马是打胜仗的关键因素,但胜负在于神。先知撒迦利亚说:“万军之耶和华说:‘不是倚靠势力,不是倚靠才能,乃是倚靠我的灵方能成事’”(4:6)。

     

    思想:

    (1) 在面对感情关系及物质向往中,求主赐给你属灵的洞察力去分辨主的心意; (2) 主耶稣说“离了我,你们就不能做甚么”(155),你如何保持与主的关系呢?

  • 6月28日 怜悯

     

    作者:麦耀光牧师

    经文:箴言211–15

     

    收听普通话:

    收听广东话:

      

    1王的心在耶和华手中像河水,他能使它随意流转。

    2人一切所行的,在自己眼中看为正直,惟有耶和华衡量人心。

    3行公义和公平 比献祭更蒙耶和华悦纳。

    4眼高心傲,就是恶人的灯,都是罪。

    5殷勤筹划的,足致丰裕;行事急躁的,必致缺乏。

    6用诡诈之舌所得的财富如被吹散的雾气,趋向灭亡。

    7恶人的残暴必扫去自己,因他们不肯按公平行事。

    8有罪的人其路弯曲;纯洁的人行为正直。

    9宁可住在房顶的一角,也不与好争吵的妇人同住。

    10恶人的心渴想邪恶,他的眼并不怜悯邻舍。

    11傲慢人受惩罚,愚蒙人可得智慧;智慧人受训诲,便得知识。

    12公义的神鉴察恶人的家,他倾覆恶人,以致灭亡。

    13塞耳不听贫寒人哀求的,他自己呼求,也不蒙应允。

    14暗中送的礼物挽回怒气,怀里的贿赂能止息暴怒。

    15秉公行义使义人喜乐,却使作恶的人败坏。

     

    箴言21章主要由一节为单元的反义平行句所组成,当中主要的对比是恶人与义人、财富与贫穷,以及勤劳与懒惰等。在昨天的经文中,我们看过三句耶和华箴言 (20:22–24),今天的1–3节也同样连续三节出现这写作方式:“王的心在耶和华手中,好像陇沟的水随意流转。人所行的,在自己眼中都看为正;惟有耶和华衡量人心。行仁义公平比献祭更蒙耶和华悦纳。”(和合本)第2节与16:2同样指出神是衡量人心的;而第3节的公义与献祭的关系,我们在十五章8节已思考过。21:1是我们比较熟悉的金句,这一节有三个观念,是“陇沟的水”(和合本)、“王的心”以及“耶和华手中”。“陇沟的水”意思是像农夫控制灌溉水流到各渠道中;“王的心”代表王企图要作的事情。智者要指出,王的心意是在神手中,由他掌管着,就好像水在渠道上,随意流转。神是万王之王,他的主权是在王的行动上,王的作为是按上主所定的旨意而行。

    第4–8节列出一系列的罪行,包括心中高傲、诡诈和暴力的罪,行这些事的人是没有按公义、公平和正直而行。第4节:“眼高心傲,就是恶人的灯,都是罪”。我们在昨天的灵修中已思想过“灯”这个含意,那里指人的灵或良知。有学者指出,“灯”也可以代表生命和盼望。有一次大卫率军与非利士交战,他表现疲乏,于是军兵对大卫说:“你不可再与我们一同出战,免得以色列的灯熄灭了。”(撒下21:17;另参22:29;王上11:36)对敬畏神和行公义的人来说,生命与盼望是神所赐的,可是,那些被形容有“高傲的眼、傲慢的心,恶人的灯”(新译本)的人,他们却茫然不知落在罪中,结局是失去生命和盼望。

    第13节:“塞耳不听贫寒人哀求的,他自己呼求,也不蒙应允”。贫乏一直是第二集一个重要主题 (14:21、31:17:5;19:17)。贫寒的哀求不外两方面,就是食物和公义。当贫穷人发出哀号时,他们是否能得到怜悯?智者严厉地发出一个警告,那不怜悯别人的人,当有一天他们发出哀号时,他们将得到同样的对待,就是不蒙怜悯,当他们向神呼求时,神将会掩耳不听他们的祷告。或许财主与拉撒路的故事已清楚解释,不敬畏神的人,他们对人也没有怜悯的心。

     

    思想:

    (1) 你愿意神的手常在你身上,使你蒙引导吗? (2) 你如何活出八福有关怜悯的教导:“怜悯人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必蒙怜悯。”(57)

  • 6月27日 照亮

     

    作者:麦耀光牧师

    经文:箴言2016–30 

    收听普通话:

    收听广东话:

     

    16谁为陌生人担保,就拿谁的衣服;谁为外邦人作保,谁就要承当。

    17靠谎言而得的食物,令人愉悦;到后来,他的口必充满碎石。

    18计谋凭筹算立定,打仗要凭智谋。

    19到处传话的,泄漏机密;口无遮拦的,不可与他结交。

    20咒骂父母的,他的灯必熄灭,在漆黑中。

    21起初很快得来的产业,终久却不是福。

    22你不要说:“我要以恶报恶”;要等候耶和华,他必拯救你。

    23两样的法码为耶和华所憎恶,诡诈的天平也为不善。

    24人的脚步为耶和华所定,人岂能明白自己的道路呢?

    25人冒失地声称:“这是神圣的!”许愿之后才细想,就是自陷圈套。

    26智慧的王驱散恶人,用轮子滚过他们。

    27人的灵是耶和华的灯,鉴察人的内心深处。

    28慈爱和诚实庇护君王,他的王位因慈爱而立稳。

    29强壮是青年的荣耀;白发为老人的尊荣。

    30鞭伤除净邪恶,责打可洁净人心深处。

     

    “耶和华”的名字在第20章出现了6次,而其中3次连续在第22–24节中出现,被称为三句耶和华箴言,经文这样说:“你不要说,我要以恶报恶;要等候耶和华,他必拯救你。两样的法码为耶和华所憎恶;诡诈的天平也为不善。人的脚步为耶和华所定;人岂能明白自己的路呢?”这里指出,智者期盼读者能信靠神的判断和他的主权。第22节描述人的“以恶报恶”,有别于17:13节的“以恶报善”,看似是层次升级了。在这里读者或许期待神出手,给恶人报应。可是,智者却指出要等候耶和华。那么,是等候神惩罚恶人吗?不是,乃是等候神出手拯救和帮助。在创26章记载了一则事迹,当以撒寄居在基拉耳时,被人欺负,屡次被当地人塞住他挖出来的水井。他并没有以恶报恶,乃是退让。他生命的美好见证让当地人看见耶和华与他同在 。

    第25节:“人冒失地声称:‘这是神圣的!’许愿之后才细想,就是自陷圈套。”虽然耶和华的名字并没有出现在这一节,但是我们看出敬拜者是向上主许下愿望或誓言。智者在这里告诫读者不要轻易、草率、或冲动地立下一个超过自己真诚想要献上的愿或承诺。若先把“归神为圣之物”(新译本)献上,然后才重新仔细考虑,这是危险的。为甚么呢?这就正如士师耶弗他因没有慎思而立下了誓言,就成为日后以色列人的鉴戒。他鲁莽地向神许愿,若神使他得胜,“无论谁先从我家门出来迎接我,就要归给耶和华,我必将他献上作为燔祭”(士11:30–40)。怎料首先出来迎接他的,竟是他的独生女儿!耶弗他的誓言为自己设下了圈套,他冒失的立愿,使自己陷入痛苦中!

    第27节:“人的灵是耶和华的灯,鉴察人的内心深处”。这一节所提到的词汇,有灵、灯、鉴察和深处等,而这些词汇在箴言较早的篇幅中早已出现过。提到“灵”,在创二7指出神创造亚当后,他“将生命之气吹进他的鼻孔,这人就成了有灵的活人”。而灯是照明的工具,这喻为照亮房间,照亮阴暗的角落。大卫曾向神祷告,说:“你必点亮我的灯;耶和华-我的神必照明我的黑暗”(诗18:28)。有译本将“灵”翻译为“良心”(吕振中和现中),就是良知好像灯一样,可以检视人内心深处。

     

    思想:

    (1) 在许愿一事上,反思传道者的提醒:“你许愿不还,不如不许”(55) (2)我们的灵和良知需要神的话光照,让诗119105“你的话是我脚前的灯,是我路上的光”成为引导。

  • 6月26日 心灵状况

     

    作者:麦耀光牧师

    经文:箴言201–15

     

    收听普通话:

    收听广东话:

      

    1酒能使人傲慢,烈酒使人喧嚷,凡沉溺其中的,都无智慧。

    2王的威吓如狮子吼叫,激怒他的是自害己命。

    3止息纷争是人的尊荣,愚妄人争闹不休。

    4懒惰人因冬寒不去耕种,到收割时,他去寻找,一无所得。

    5人心中的筹算如同深水,惟聪明人才能汲引出来。

    6很多人声称自己忠信,但诚信的人谁能遇着呢?

    7义人行为纯正,他后代的子孙有福了!

    8王坐在审判的位上,以眼目驱散一切邪恶。

    9谁能说:“我已经洁净了我的心,脱净了我的罪?”

    10两样的法码和两样的伊法,都为耶和华所憎恶。

    11孩童的行动或纯洁,或正直,都以行为显明自己。

    12能听的耳,能看的眼,二者都为耶和华所造。

    13不要贪睡,免致贫穷;眼要睁开,就可吃饱。

    14买东西的说:“不好,不好!”及至离去,他却自夸。

    15有金子和许多宝石,惟知识的嘴唇是贵重的珍宝。

     

    箴言二十章能引起读者思考人表面行为的深层意义,提供智慧之言使人有更多的反思。第1节:“酒能使人傲慢,烈酒使人喧嚷,凡沉溺其中的,都无智慧”。这一节将酒人格化,酒能使人傲慢、喧嚷和沉溺在其中。当一个人被酒精控制时,会表现出失仪失态的行为,甚至“因醉酒而犯错”(新译本),以致醒后悔恨万分。这正如挪亚因醉酒而失了常态,在儿子面前留下负面形象 (创9:20–23)。圣经并没有禁止使用酒精,却提醒我们:“不要醉酒,酒能使人放荡,要被圣灵充满”(弗5:18)。这里说明我们的生活应被圣灵充满和引导,而不是被酒精所控制。

    本章出现了三条问题 (6、9、24节),是智者用修辞的方式,向读者发出挑战性的提问,目的是要他们去思考。当被问到“谁能”或“岂能”时,或许这是不需要回答的问题,是智者给读者反思及检讨的机会。第9节:“谁能说:‘我已经洁净了我的心,脱净了我的罪?’”问题迫使读者面对自己潜藏内心的罪和污秽的问题。其实,问题已暗示了负面答案,就是没有人能自我洁净内心的罪孽。智者似乎不单只指出人无法宣告自己无罪,更指出人要为所犯的罪负责任。这样,人该如何面对自己不虔不义的问题呢?而更进一步来说,谁能帮助自己脱离和洁净内心的罪?保罗虽然有同样的挣扎,但是最终他找到解决的办法,就是:“靠着我们的主耶稣基督就能!”(罗7:25)

    昨天的灵修我们思想过管教的问题。今天第11节跟孩子的行为有关:“孩童的行动或纯洁,或正直,都以行为显明自己”。这经文似乎是指出孩子的外在行为是反映内心的真实世界,与马太福音7:20是相似的:“凭着他们的果子就可以认出他们来”。可是,有学者指出在箴言品格 (行动/正直)和行为是同义词,因此,在11节是一种循环推理 (circular reasoning)。其实,第11节在翻译上有两种取向。大部份译本倾向把这节翻译为一种陈述,也有译本翻为问题句,如英文NIV译为:“Even small children are known by their actions, so is their conduct really pure and upright?” [即使小孩子的举止为人所知,那么他们的品格真的是纯正的吗?] 智者关心的不止是孩童成长的过程活出品德,也关切他们的本性。小孩会模仿成人的言行。愿他们像提摩太一样,从母亲和外祖母身上,效法“无伪的信心”(提后1:5)。

     

    思想:

    (1) 今天你的生活被甚么东西所影响呢?难道是药物、情绪、欲念吗?你是否愿意放手,将生命完全交给圣灵管理呢? (2) 向主祷告,祈求主使你常常“手洁心清”(244) 到他面前。

  • 6月25日 把握时机

     

    作者:麦耀光牧师

    经文:箴言1915–29

     

    收听普通话:

    收听广东话:

      

    15懒惰使人沉睡,懈怠的人必捱饿。

    16遵守诫命的,保全生命;轻忽己路的,必致死亡。

    17怜悯贫寒人的,就是藉给耶和华,他的报偿,耶和华必归还他。

    18趁还有指望,管教你的儿子,不可执意摧毁他。

    19暴怒的人必受惩罚,你若救他,必须再救。

    20要听劝言,接受训诲,使你终久有智慧。

    21人心多有计谋;惟有耶和华的筹算才能成就。

    22仁慈的人令人喜爱,穷乏人强如说谎言的。

    23敬畏耶和华的,得着生命,他必饱足安居,不遭祸患。

    24懒惰人把手埋入磐里,连缩回送进口中也不肯。

    25责打傲慢人,能使无知的人变精明;责备聪明人,他就明白知识。

    26虐待父亲、驱逐母亲的,是蒙羞致辱之子。

    27我儿啊,停止听那叫你偏离知识言语的教导。

    28卑劣的见证嘲笑公平,恶人的口吞下罪孽。

    29刑罚是为傲慢人预备的,鞭打则是为愚昧人的背预备的。

     

    箴言19:18–21是有关责备的主题,分别向作儿子的、暴怒者及读者作出教导,希望他们听劝。第18节的经文有点特别:“趁还有指望,管教你的儿子,不可执意摧毁他。”这是有关管教的教导,在箴言已重复地提醒父母要指导及纠正儿女的生活行为。智者迫切地呼唤父母,趁着还有指望的时候,快快的管教孩子。这里的“指望”相信是指机会,就是孩子藉着管教得到正面的教导,不然孩子的生命就遭到摧毁。而令读者不明白的地方是,智者是否在暗示:若父母不及时管教的话,就是“存心使他死亡”(新译本)/“任意害死他”(吕振中译本)?意思是说,父母不把握时机管教儿女,就是任由他们去死!是不是这样呢?当大卫的儿子“亚多尼雅妄自尊大,说:‘我要作王’…他父亲从来没有责怪他,说:‘你为何这么做?’”(王上1:5–6)。很明显,黄金机会会迅速消逝,亚多尼雅却懵然不知神的心意是叫所罗门作王。

    第23节“敬畏耶和华的,得着生命,他必饱足安居,不遭祸患”。“敬畏耶和华”在箴言中多次出现(1:7;9:10;16:6),这也是基督徒的座右铭。敬虔者将不只获得生命,并且是一个丰盛的生命,包括饱足安居。有译本将敬畏者的饱足翻译为“知足”(新译本) (“content”, NIV)。常言道:“知足常乐”。人可以满足于已拥有的,不须与他人作比较,也不羡慕拥有更多,是开心快乐的人。保罗更确实的说:“敬虔加上知足就是大利”(提前6:6)。敬虔和欲望受控的人,可享受生命。

    第25节“责打傲慢人,能使无知的人变精明;责备聪明人,他就明白知识”。这一节提及三种不同心思的人,并他们对责备的反应。第一类是“傲慢人”,这些是因着自视过高而不接受别人教导的人。第二类是“无知的人”,他们是天真和空洞的人,这类人可以从学习中变得精明些。第三类是“聪明人”,他们是敏锐的,当他们被责备时,智者指出:“责备明达人,明达人就明白知识”(吕振中译本)。为何叙述如此累赘?智者是要强调那些明白事理的人,被指正后,会获得知识。

     

    思想:

    (1) 你愿意成为一位敬虔的知足者吗?是否有什么拦阻?如何克服? (2) 求主赐你有属灵的悟性明白真道,成为一个明达人,免于成为傲慢、无知的人。

  • 6月24日 现实

     

    作者:麦耀光牧师

    经文:箴言191–14

     

    收听普通话:

    收听广东话:

     

    1行为纯正的穷乏人胜过嘴唇歪曲的愚昧人。

    2热心而无见识,实为不善;脚步急快的,易入歧途。

    3人因愚昧自毁前途,他的心却埋怨耶和华。

    4财富使朋友增多;贫寒人连仅有的朋友也离弃他。

    5作假见证的,难免受罚;口吐谎言的,不能逃脱。

    6有权贵的,许多人求他赏脸;爱送礼的,人都作他的朋友。

    7穷乏人连兄弟都恨他,何况朋友,更是远离他!他用言语追随,他们却不在。

    8得着智慧的,爱惜生命;持守聪明的,寻得好处。

    9作假见证的,难免受罚;吐谎言的,必定灭亡。

    10愚昧人奢华度日并不相宜,仆人管辖王子,也不应该。

    11人有见识就不轻易发怒,宽恕人的过失便是自己的荣耀。

    12王的愤怒好像狮子吼叫;他的恩惠却如草上的甘露。

    13愚昧的儿子是父亲的祸患,妻子的争吵如雨连连滴漏。

    14房屋钱财是祖宗所遗留的;惟有贤慧的妻是耶和华所赐的。

     

    在第19章全章的29节经文中,包含了多个重复的主题,例如耶和华 (3、14、17、21、23节)、见证 (5、9、28节)、懒惰 (15、24节)和管教 (18、20节)等等。而19:4–9的经文中,有两组重要的主题,就是见证以及财富/贫穷与朋友。在介绍第二集时,我们曾经提及过:在375句箴言中,曾经重复出现了相同的经文;而19:5、9这两节经文就几乎完全一样。

    19:5:“作假见证的,难免受罚;口吐谎言的,不能逃脱。”

    19:9:“作假见证的,难免受罚;吐谎言的,必定灭亡。”

    或许作假见证的事件太严重了,故此智者藉重复描述来唤醒读者的注意。作假见证是一个害人害己的举动,箴言多处提及假见证 (6:19;12:17;14:5、25)。作假见证在神眼中是看为恶的事,因为是歪曲事实、无中生有,并且会陷害他人。这令人想起拿伯的故事 (王上21章),拿伯为了保存家业而不愿意出售葡萄园。耶洗别找了一些无赖来诬告拿伯,并将他打死和霸占了他的葡萄园。作假见证是害己,因为犯此罪行将会受到严重的惩罚:“若有人怀恶意,起来作证,控告他人犯法…你就把恶从你中间除掉。其他的人听见就害怕,不敢在你中间再行这样的恶事了” (申19:16–21)。

    第7节:“穷乏人连兄弟都恨他,何况朋友,更是远离他!他用言语追随,他们却不在”。“朋友”这主题(4、6、7节)同样出现在19:4–9的段落中。第7节是第二集中唯一一次不是用两节的平行句 (即上下两句),而是用了三节。这三节道出了一个现实的状况,就是富有和权贵人家有很多朋友,但可能只是酒肉朋友而已;而贫寒人的遭遇很可怜,不单只朋友会远离他们,甚至亲人也不想跟他们来往。这令人慨叹,友谊竟然会这样的脆弱,难怪西方有一句歌词这样描述:“当你落难时,没有人认识你!”(“Nobody knows you when you’re down and out”)。穷乏人或许没有以金钱挂帅的朋友,却可以找到耶稣为知心友。耶稣在平原宝训这样说:“贫穷的人有福了!因为神的国是你们的”(路6:20)。

     

    思想:

    (1) 不论你的财富有多少,都可以“在信心上富足”(雅2:5)。你如何经历这种富足? (2) “学生不高过老师,仆人不高过主人”(太10:24),耶稣曾被人用假见证诬告,他的跟随者也不能幸免,你又会以怎样的态度来面对诬告呢?

  • 6月23日 心灵

     

    作者:麦耀光牧师

    经文:箴言1813–24

     

    收听普通话:

    收听广东话:

     

    13未听完就回话的,就是他的愚昧和羞辱。  

    14人的心灵忍耐疾病;心灵忧伤,谁能承当呢?

    15聪明人的心得知识;智慧人的耳求知识。

    16人的礼物为他开路,引他到高位的人面前。

    17先诉情由的,似乎有理;另一人来到,就察出实情。

    18掣签能止息纷争,也能化解双方激烈的争辩。

    19被冒犯的弟兄强如难以攻下的坚城;纷争如同城堡的门闩。

    20人的肚腹必因口所结的果实饱足;他必因嘴唇所出的感到满足。

    21生死在舌头的掌握之下,喜爱弄舌的,必吃它所结的果实。

    22得着妻子的,得着好处,他是蒙了耶和华的恩惠。

    23穷乏人说哀求的话;有钱人却用威吓的话回答。

    24朋友太多的人,必受损害;但有一知己比兄弟更亲密。

     

    今天的灵修,我们会集中思想4节经文。第14节:“人的心灵忍耐疾病;心灵忧伤,谁能承当呢?”人的“心灵”这主题在15:13及17:22已出现过。这一节将人的健康和心灵连在一起来讨论,我们在第15日的灵修也曾思考过这样的主题。这里所说的“心灵”,希伯来文是 “ruah” 可翻成为“气”、“风”或“灵”,而人身体的健康在乎人的心灵。15:13与17:22的经文对比心灵和情绪的正负两面的状况,可是,在今天的经文18:14却只针对负面不同程度的影响。智者指出健康的心灵可以承受或“支持疾病”(吕振中译本),继而反问“心灵忧伤,谁能承当呢?”其实问题本身早已提供了答案,就是要坚固“心灵”。

    第17节:“先诉情由的,似乎有理;另一人来到,就察出实情”。虽然第16至18节看似没有关系,但学者认为这三节是与判断事情有关的。负责审议的人,不论申诉人的情由有多合理,不宜只听了单方面的申诉后就作出决定;换言之,不应只听片面之词,也不要太快下判断。正因为每一件事情都可能有两面的观点,故此必须由“对方的质问”(现修本)(“cross–examine”, NIV)来梳理事情。其实,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无形中实践了西方一句谚语:“让另一方的看法可以被听到”(“Let the other side be heard too”) 来作出审慎和平衡的决定。

    第20–21节:“人的肚腹必因口所结的果实饱足;他必因嘴唇所出的感到满足。生死在舌头的掌握之下,喜爱弄舌的,必吃它所结的果实”。在此,我们看出“果实”是连系两节的关键词。而这里的果实并不是指水果,而是指话语带来的影响。此外,我们发现口、唇和舌在两节经文中出现了4次之多。“喜爱弄舌的”人,将会自食其果。话语所结的果实断定个人的福祉,甚至是生死。当话语是正面时,将带来福份;可是,若言语是负面的话,将得到恶性的结果。智者形容这生与死是在人的“掌握之下”,是人可以控制的 (指言语)。智者在此已是第三次指出“口所结的果实”(12:14;13:2)了,可见其重要性。智者清楚指出了人会因他话语所撒下的种子而获得收成,是生与死之间的收成。

     

    思想:

    (1) 我怎样坚固我的心灵? (2) 我的生命在撒甚么的种子呢?反思这一节经文:“顺着圣灵撒种的,必从圣灵收永生”(68)。对我有何提醒?

  • 6月22日 坚固保障

    作者:麦耀光牧师

    经文:箴言181–12

     

    收听普通话:

    收听广东话:

      

    1孤僻的人只顾自己的心愿, 他鄙视一切健全的知识。

    2愚昧人不喜爱聪明,只喜爱表达自己的心意。

    3邪恶来,藐视跟着来;羞耻到,辱骂同时到。

    4人的口所讲的话如同深水,智慧之泉如涌流的河水。

    5偏袒恶人的情面,是不好的。审判时使义人受屈,也是不善。

    6愚昧人的嘴唇挑起争端,一开口就招鞭打。

    7愚昧人的口自取败坏,他的嘴唇是自己生命的圈套。

    8造谣者的话如同美食,深入人的肚腹。

    9做工懈怠的,是破坏者的兄弟。

    10耶和华的名是坚固台,义人奔入就得安稳。

    11有钱人的财物是他坚固的城,在他幻想中,犹如高墙。

    12败坏之先,人心骄傲;要得尊荣,先有谦卑。

     

    箴言第18章的内容涵盖多方面的主题,主要同样是在言语方面。在这24节的经文中,除了一般性比较愚昧人与智慧人、穷乏人与有钱人之外,也特别提及多种“反社交人物”(antisocial people),如孤僻的人、造谣者、破坏者等。

    第1节:“孤僻的人只顾自己的心愿, 他鄙视一切健全的知识”。这一类人是隐士,不单只是“与众寡合”(和合本)或“离群独处”(新译本)的人,更被描述为“孤僻的人”。他们是自以为是、自觉超然,自恋到一个地步不接受群体的智慧。他们似乎只是在表达自己独特的想法,而没有兴趣聆听别人的见解。其实,每一个人都有盲点;圣经提醒我们:“不要把自己看得太高,要…看得合乎中道”(罗12:3)。多聆听别人的分析,或许就多一个角度去了解事情。

    第8节:“造谣者的话如同美食,深入人的肚腹”。这一节与26:22是相同的。有些人喜爱听听一些传闻,或说说一些闲话,可是智者在这里严肃地指出,他们这是搬弄是非,在别人“背后诽谤”(吕振中译本),是“造谣者”,散布一些不确实的资料,或对别人说出负面的报导。这样做是会伤害人的。虽然众所周知“来说是非者,便是是非人”,可是,人不容易拒绝聆听或散播传闻。有学者指出,这箴言在警告不要助长谣言的传播,我们要拒绝聆听,来止住谣言。

    第10–11节:“耶和华的名是坚固台,义人奔入就得安稳。有钱人的财物是他坚固的城,在他幻想中,犹如高墙”。这两节由“坚固”这词连系起来,其中神的“坚固台”相对财主的“坚固城”。“耶和华”在这一章出现了两次,而“耶和华的名”却是唯一的一次在箴言出现。坚固台或坚固城是可以给人一个安全和保障的地方;而坚固台或坚固城是否可以提供真正的保护,是在乎提供者。那么,谁提供的保障是最安全的呢?智者有趣地指出,有钱人在他的“幻想”中,以为自己的坚固城墙有多高,可以保护自己的财产,其实,财主的坚固之城,可能是空中楼阁。大卫却投靠神,说:“你是我的避难所,是我的坚固台”(诗61:3)。他指出耶和华才是我们真正的坚固台。

     

    思想:

    (1) 教会不是一个传舌的地方,你如何与弟兄姊妹一起追求保罗的教导:“一句坏话也不可出口,只要随着需要说造就人的好话,让听见的人得益处”(429) (2) 你是否认同大卫的见证:“有人靠车,有人靠马,但我们要提耶和华-我们神的名”(207)?若然,在你的生活中,你如何投靠神?

  • 6月21日 属灵生命II

     

    作者:麦耀光牧师

    经文:箴言1715–28

     

    收听普通话:

    收听广东话:

       

    15定恶人为义的,定义人为有罪的,都为耶和华所憎恶。

    16愚昧人既无知,为何手拿银钱去买智慧呢?

    17朋友时常亲爱,弟兄为患难而生。

    18在邻舍面前击掌担保的,是无知的人。

    19喜爱争吵的,是喜爱过犯;门盖得高的,自取败坏。

    20心中歪曲的,得不着福乐;舌头颠倒是非的,陷在祸患中。

    21生愚昧之子的,自己必愁苦;愚顽人的父亲毫无喜乐。

    22喜乐的心能治好疾病;忧伤的灵使骨头枯干。

    23恶人暗中受贿赂,以致弯曲公正的路。

    24聪明人面前有智慧;愚昧人眼望地的尽头。

    25愚昧的儿子使父亲愁烦,使那生他的母亲忧苦。

    26刑罚义人实为不善,责打正直的君子也不宜。

    27节制言语的,有见识;性情温良的人,有聪明。

    28愚妄人若静默不言,可算为智慧,闭上嘴唇也可算为聪明。

     

    今天的灵修将继续昨天的方式来默想,我们会集中思想3节经文。第15节:“定恶人为义的,定义人为有罪的,都为耶和华所憎恶”。这是有关公义审判的箴言,公义的主宰憎恶不公的审判。智者指出法律的程序和判决是以神为中心的。神也曾透过摩西颁布清晰的指引:“人与人若有争讼,要求审判,当宣判义人为义,恶人有罪…”(申25:1)。任何的恶意或不公,不单只带给投诉人或被告人不公义对待,更是违背了神设立司法的神圣秩序。

    第17–18节:“朋友时常亲爱,弟兄为患难而生。在邻舍面前击掌担保的,是无知的人”。“朋友”和“邻舍”的希伯来文是同一个字。常言道:“患难见真情”。在患难中,人就可以看到家人的重要。谁是朋友?真正的友情是经得起考验的,是可以忧戚与共的,因此,真正的朋友就如亲兄弟。智者深知道,有时候真假友情不容易分辨,因此提醒读者在为别人作保时,千万要小心,以免受到亏损 (6:1–5;11:15)。有智慧的人知道对朋友要有诚信,晓得怎样和他们相处;同时,要有分辨的能力,以免被骗而落在损失里。

    第23节:“恶人暗中受贿赂,以致弯曲公正的路”。“贿赂”曾在箴言出现了4次 (15:27;21:14)。在第8节指出贿赂者是送人礼物的人。其实问题不是礼物本身,而是送礼物的目的。俗语说:“有钱能使鬼推磨”。“贿赂”会使得公义不彰显,而受贿赂者会被金钱利诱而致使心瞎目盲。神在律法书和先知书一直指出“贿赂”的祸害:“不可屈枉正直,不可看人的情面,也不可接受贿赂,因为贿赂能使智慧人的眼睛变瞎,又能曲解义人的证词”(申16: 19);“他们因受贿赂,就称恶人为义,将义人的义夺去”(赛5:23)。智者的忠告是,不要贪图礼物而埋没良知,要知道公义的神会为受害者伸冤。

     

    思想:

    (1) 求主帮助你检视自己属灵的眼睛,不受利益所遮掩; (2) 你可以成为谁的朋友或邻舍,陪伴他们渡过难关?

  • 6月20日 属灵生命I

     

    作者:麦耀光牧师

    经文:箴言171–14

     

    收听普通话:

    收听广东话:

      

    1一块干饼,大家相安; 胜过宴席满屋,大家相争。

    2明智的仆人必管辖蒙羞的儿子,并在兄弟中同分产业。

    3鼎为炼银,炉为炼金,惟有耶和华熬炼人心。

    4行恶的,留心听恶毒的嘴唇;说谎的,侧耳听邪恶的舌头。

    5讥笑穷乏人的,是蔑视造他的主;幸灾乐祸的,难免受罚。

    6子孙为老人的冠冕;父母是儿女的荣耀。

    7愚顽人说美言并不相宜,君子说谎言也不合宜。

    8贿赂在馈赠者的眼中看为玉石,随处运转都得顺利。

    9包容过错的,寻求友爱;喋喋不休的,离间密友。

    10一句责备的话深入聪明人的心,强如打愚昧人一百下。

    11恶人只寻求背叛,残忍的使者必奉差攻击他。

    12宁可遇见失丧小熊的母熊,也不愿遇见正行愚昧的愚昧人。

    13以恶报善的,祸患必不离他的家。

    14纷争掀起,如同缺口的水;因此,争端尚未爆发就当制止。

     

    箴言第17章不像第16章有相对连贯的经文和主题,在28节的经文中出现多个主题,如:家庭生活、社群生活、判断行为,以及言语方面的教导等等。至于在使用神的名字方面,共有5次,就是“耶和华”(3、15节)、“主”(4节),及“神”(11节,NIV)。而相对出现次数最多的是愚昧人/愚妄人/愚顽人了,共10次,即平均3节就出现1次。在第17章有个别的经文或观念是信徒所喜爱的。今天我们一起来思想其中3节的经文。

    第3节:“鼎为炼银,炉为炼金,惟有耶和华熬炼人心”。鼎和炉是提炼金属的工具,其作用是透过加热,分别将银和金的杂质去除,以致金属更加纯正。同样地,耶和华熬炼人心,以致他的儿女更加纯洁。熬炼是一个过程,但熬炼的目的是有建设性的。那么神会使用怎样的工具或方法来熬炼他的儿女呢?神是会因材施教的,他用不同的方法试验/考验/管教他的儿女。熬炼过程不一定好受,故此希伯来书的作者如此鼓励:“我儿啊,不可轻看主的管教,被他责备的时候不可灰心;因为主所爱的,他必管教”(来12:5–6)。这令我们想起约伯,在被神熬炼的课题上,他有第一身的体验。当他仍在试炼中,困难尚未得到解脱时,他却说:“然而他知道我所走的路;他试炼我,我就如纯金”(伯23:10)。原来神可以藉困难来锻炼信徒,使他们“结出平安”(来12:11)。

    第6节:“子孙为老人的冠冕;父母是儿女的荣耀”。这是有关家庭和家族的箴言。智者多次描述在一个理想的家族中,长辈与子孙过着一个和乐的家庭生活。在代与代之间有尊重,从老人到父母到孙子,一方面有属灵承传,而另一方面父母感到有荣耀 (17:6),长者感到白发或年老是一种尊荣 (20:29)。其实第6节出现了三代的描述,英文的NIV译本如此翻译:“Children’s children are a crown to the aged, and parents are the pride of their children”。属灵承传是需要栽培和保护的,尊荣能否代代相传,必须由上下两代致力保存和传承下去。

    第13节:“以恶报善的,祸患必不离他的家”。不论是以恶报善或以怨报德,恶人对别人的恶行之影响将留在他们的家中,使他们承受其恶果。当所罗门说这句箴言时,或许他感受到他父亲大卫的恶行对家族带来的影响。当大卫下令杀害忠心的乌利亚,继而娶了乌利亚的妻子拔示巴之后,先知拿单向大卫宣告神的审判:“现在刀剑必永不离开你的家”(撒下12:10)。智者提醒读者,不只不要“以恶报善”,也不应该“以恶报恶”(20:22)。

     

    思想:

    (1) 你能正面看试炼吗?你是否能认同诗人的心态:“神啊,你曾考验我们,你熬炼我们,如炼银子一样”(诗66: 10)?原因为何? (2) 若你面对不公平的待遇时,你是否愿意学习圣经的教导:“不要以恶报恶,以辱骂还辱骂,倒要祝福,因为你们正是为此蒙召的,好使你们承受福气”(彼前3:9)?求主加力!

  • 6月19日 自律

     

    作者:麦耀光牧师

    经文:箴言1623–33

     

    收听普通话:

    收听广东话:

      

    23智慧人的心使他的口谨慎,又使他的嘴唇增长学问。

    24良言如同蜂巢,使心甘甜,使骨得医治。

    25有一条路,人以为正,至终却成为死亡之路。

    26劳力的人为自己劳力,因为他的口腹催逼他。

    27匪徒图谋奸恶,嘴唇上的言语仿佛烧焦的火。

    28乖谬的人散播纷争,造谣的离间密友。

    29残暴的人引诱邻舍,领他走不好的道路。

    30紧闭双目的,图谋乖谬;紧咬嘴唇的,成就恶事。

    31白发是荣耀的冠冕,行在公义道上的,必能得着。

    32不轻易发怒的,胜过勇士;控制自己脾气的,强如取城。

    33人虽可掷签在膝上,定事却由耶和华。

     

    16:23–30指出两种生活模式及其后果。经文指出智慧人的话语是谨慎、合宜及如蜂蜜般带来医治 (23–24节)。可是,从25–30节,有三类人的恶习使人走上“死亡之路”,他们是匪徒、乖谬的人和残暴的人。他们的败坏是,从心思 (图谋奸恶、图谋乖谬)、到言语 (散播纷争、造谣)、到行为 (引诱、作成恶事),是会破坏关系、伤害邻舍,以及离间密友。他们不单行恶,也促使他人走上“邪恶的道路”(29节,新译本)。这些恶人就像保罗所说:“然而他们不但自己去做,还赞同别人去做”(罗1:32)。

    16:32节是最后一次用“胜过”和“强如”的平行对比:“不轻易发怒的,胜过勇士;控制自己脾气的,强如取城”。究竟怒气与勇士,及脾气与取城的关系在哪里呢?智者尝试带出甚么智慧的行动或美德呢?怒气和脾气都是个人的感受、内在的情感状况;而勇士和城市是外在,是要克服或战胜的对象。这两者的共通点是控制,自我控制及掌控他人。有学者指出,“征服自我比征服他人更好”(conquest of self is better than conquest of others)。失控的人就是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或行为。人是会有生气的时刻,却可以减轻怒气对身体的影响,甚或不让愤怒决定他们的行为。“不轻易发怒”是神的属性。智慧之子可以如雅各所说:“我亲爱的弟兄们,你们要明白:你们每一个人要快快地听,慢慢地说,慢慢地动怒,因为人的怒气并不能实现神的义”(雅1:19–20)。

    本章的最后一节回应了起首的第1节,是有关筹谋/筹算。第33节的“掷签”对现代人来说是机率的观念。在旧约,“签”是做决定的一种方法。以色列人“抽签”来分地 (书14:1–2),百姓“抽签”决定扫罗王 (撒上10:17–27)及圣殿服事的分配 (代上25:8)等例子。这种用“签”做决定的最后一次使用,是使徒“摇签”选出马提亚来补替犹大为使徒一职 (徒1:26)。自此以后,教会已不再使用“摇签”的方法来做决定,决策不再由机率所左右。人心中的筹谋,“一切决断却在于耶和华”(新译本)。凡接受耶稣为救主和生命主宰的信徒,圣灵不单内住在他们生命中,更引导他们的一生 (罗8:14)。

     

    思想:

    (1) “不轻易发怒”对你来说容易吗?为自己制定一个实践方案; (2) 你认为人心中的想法和个人计划,与神的主权之间有关连吗?

  • 6月18日 生命与价值

     

    作者:麦耀光牧师

    经文:箴言1612–22

     

    收听普通话:

    收听广东话:

      

    12作恶,为王所憎恶,因国位是靠公义坚立。

    13公义的嘴唇,王喜悦,说正直话的,他喜爱。

    14王的震怒是死亡的使者,但智慧人能平息王怒。

    15王脸上的光使人有生命,他的恩惠好像云带来的春雨。

    16得智慧胜过得金子,选聪明强如选银子。

    17正直人的道远离恶事,谨守己路的,保全性命。

    18骄傲在败坏以先,内心高傲在跌倒之前。

    19心里谦卑与困苦人来往,强如与骄傲人同分战利品。

    20留心训言的,必得福乐;倚靠耶和华的,这人有福。

    21心中有智慧的,必称为聪明人;嘴唇的甜言,增长人的学问。

    22人有智慧就有生命的泉源;愚妄人必受愚妄的惩戒。

     

    16:10–15节的经文,除了第11节之外,连续出现“王”这个字5次。有文献指出,近东的人民以王代表神明。在这段经文,王同样分享到神的作为或属性,如“审判”、“憎恶”、“喜爱”,以及生与死。另外,公道/公义在几节的经文中出现了3次。智者清楚指出“国位是靠公义坚立”(12节)。当王秉行公义和藉敬虔来领导时,国就能坚立。此外,王的情绪和生杀好像紧紧的连在一起,第14和15节就说明王的怒气和“颜悦” (吕振中译本) 将影响国家与人民的命运。这两节是一个对比,首先第14节描述王的震怒为死亡的使者。第15节描述:“王脸上的光使人有生命,他的恩惠好像云带来的春雨”,这是运用了比喻的写法。有学者认为,上半节的光是指太阳;而王的脸光就好比太阳,是比喻君王的恩泽,意思是君王公义的治理,以及他对人民的恩泽,像太阳一样带给人民幸福的生活。15节下半节则描述王的恩典好像是春云带来的时雨。或许智者深信有公义的君王,他的治国和善行将带给人民许多好处。

    在这一章,“强如”及“胜过”出现了5次 (8、16、19及32节)。这些平行句有比较的含义,并且带出事物间在价值上有轻重之分。昨天有一处经文是比较钱财和公义 (16:8“少获利,行事公义,强如多获利,行事不义”);而今天第16节的对比是钱财与智慧。这一节是同义平行句,上下半节是对应的,智慧对聪明,以及金子与银子。究竟得智慧如何胜过得金子呢?选择聪明又怎样强如选择银子呢?在生活中,也不是每一位有智慧又敬虔的人都会有钱的,而在箴言中,有时愚昧人也可以很富有。生命内涵素质如何与物质所拥有的多少来做比较呢?智者是让读者思考生命特质比金钱更为重要。这是价值的取向。

    16:18–19两节可为一单元,共同处理“骄傲”的主题。“骄傲”在这两节连同第5节一共出现4次之多。有译本使用了三个不同的词语:“狂傲”、“高傲”和“骄傲”(吕振中译本) 来描述这些自以为是的人。智者更指出这些骄傲的人他们将会跌倒,他们将会遇到严重的问题;因着他们自视过高,不听忠言或客观的批评,将遭到灭亡或衰败的结果。此外,高傲者的人际关系甚差,他们与自己 (“得罪我的,害了自己的生命”,8:36)、与他人 (“骄傲挑启纷争”,13:10),及与神 (“凡心里骄傲的,为耶和华所憎恶”,16:5) 都无法建立关系。

     

    思想:

    (1) 有人说“骄傲的人是与神为敌”,你如何了解这句话? (2) 基督徒不一定要在美德和物质之间二选其一,但智慧者的人生是懂得设下优先次序。你如何订立你的人生优先次序呢?

  • 6月17日 慈爱和信实

    作者:麦耀光牧师

    经文:箴言161–11

     

    收听普通话:

    收听广东话:

      

    1心中的筹谋在乎人,舌头的应对出于耶和华。

    2人一切所行的,在自己眼中看为纯洁,惟有耶和华衡量人的内心。

    3你所做的,要交托耶和华,你所谋的,就必坚立。

    4耶和华造万物各适其用,就是恶人也为祸患的日子所造。

    5凡心里骄傲的,为耶和华所憎恶;击掌保证,他难免受罚。

    6因慈爱和信实,罪孽得赎;敬畏耶和华的,远离恶事。

    7人所行的若蒙耶和华喜悦,耶和华也使仇敌与他和好。

    8少获利,行事公义,强如多获利,行事不义。

    9人心筹算自己的道路;惟耶和华指引他的脚步。

    10王的嘴唇有圣言,审判之时,他的口必不差错。

    11公道的秤和天平属耶和华,囊中一切的法码是他所定。

     

    从16:1至22:16是箴言第二集的第二部份,与前面的第一部份有多方面的差异。过去16天的灵修经文,绝大部份是一节经文为一单元,并且是反义平行句,就是下半节与上半节有相反的观念。但在这第二部份,智者却采用了同义或引伸平行句,即前后节的观念一致;或下半节延续上半节的教训。第二、“王”这个主词在第一部份只出现在14:28及35节;而在第二部份,除了在18及22章之外,在每一章都有“王”的出现。第三、在第一部份我们思想过几次有关“强如”(better than) 的句子。在未来的两周,我们将发现这句式有10次的出现。智者提醒读者要慎思明辨、要检测事情,并且要订下生命的优先次序。

    我们在第14天的灵修中曾提过,“耶和华”的名字多数是出现在第二部份,而更是集中在第15和第16两章,单单在第十六章就出现了10次。从15:33到16:7,每一节都有“耶和华”的名字,连续出现8次之多。而我们也发现16:2–6更在箴言书的中心。因此,有学者称15:33–16:9不单只是这段的神学核心,更是箴言书的神学核心,就是说人的生活举止和存留,不只是与神有关,更是离不开神的视野。

    在今天要看的1–9节中,除了第8节之外,我们看到神的主权、人的能力与限制的关系。第1和9节都分别提及“筹谋”/“筹算”。常言道:“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在此智者指出,神是衡量人的内心的 (2节),故此,人心中筹划或计划自己的道路,都在神的管辖范围中。在这9节经文中,智者用了人的心 (4次)和计谋 (3次),以及“行”/“做”/“脚步”(共5次)来指出人的内在之心思和外在的行动是有直接关连的。而一位敬畏神的人,是以慈爱和信实来对待人和神。“慈爱和信实”在旧约不只是常常一起使用,更指向那是耶和华的属性。神赐福那些对人存忠爱和诚信的人 (吕振中译本)。这正如大卫对扫罗及扫罗的后人流露出慈爱和信实一样。他对埋葬扫罗的人如此说:“你们既做了这事,愿耶和华以慈爱和信实待你们,我也要为此厚待你们”(撒下2:6)。

     

    思想:

    (1) 旧约学者Bruce Waltke 说:“人构想,神执行;人策划,神证实;人规划,神使之生效;人提议,神安排。人思想如何发言,策划如何行事,但神按他永恒的旨意决定一切”,反思这话对你有甚么启发吧! (2) 耶稣在马太福音2223说:“那律法上更重要的事,就是公义、怜悯、信实”,这三方面也是智者在1668所提及的,反思:我生命中是否流露出这三个特质?

  • 6月16日 听‧生命之道

    作者:麦耀光牧师

    经文:箴言151124–33

     

    收听普通话:

    收听广东话:

       

    11阴间和冥府尚且在耶和华面前,何况世人的心呢?

    24生命之道使智慧人上升,使他远离底下的阴间。

    25耶和华必拆毁骄傲人的家,却要立定寡妇的地界。

    26恶谋为耶和华所憎恶;良言却是纯净的。

    27暴力敛财的,扰害己家;恨恶贿赂的,必得存活。

    28义人的心思量应答;恶人的口吐出恶言。

    29耶和华远离恶人,却听义人的祈祷。

    30眼睛发光,使心喜乐;好的信息,滋润骨头。

    31耳听使人得生命的责备,必居住在智慧人之中。

    32弃绝管教的,轻看自己的生命;领受责备的,却得智慧的心。

    33敬畏耶和华是智慧的训诲;要得尊荣,先有谦卑。

     

    这三天的经文不单只是“耶和华”的名字出现多次,此外也提及多类的人。智者除了提及恶人和愚昧人之外,也有傲慢人、暴怒人、懒惰人、骄傲人等共六类人,他们为神所憎恶和远离,甚至要被拆毁。这些恶人 (6次) 的恶谋 (26节)及恶言 (28节)逃不了“耶和华的眼目”(3节),他们的恶行在耶和华面前 (11节)显露。世上没有一处地方是神鉴察不到的,甚至在阴间 (11和24节) 也不例外。智者然后发出一个问题:“何况世人的心呢?”虽然他人无法得知个人内心深处的隐秘,但在全知的神面前,人的内心世界怎能向他隐藏呢?既知道神的无限,大卫主动地求神鉴察和试验他的心思意念,不让隐而未现的罪成为人与神之间的隔离。

     

    今天的经文连同第4节,“生命/存活”的用词出现了5次之多。从24至27节的单元来看,生命、耶和华及家这三个观念却是连系在一起的。因着耶和华的看顾,生命和家能被建立起来。生命在第24节使用了“上”(upward)与“下”(going down) 的意象。智慧人因着生命之道,他的路径一方面是“上升,到真生命的”(吕振中译本),另一方面却可逃离不致下到阴间。两条道路的主题活生生的再次呈现在读者面前。

     

    相对“口/舌”的主题,第15章有“眼/眼目”(3,30节)及“耳”人体器官(31节)的出现,并且“见”(seeing)和“听”(hearing)是第28至33节这单元的重要主题。从29至32节,每一节都出现“听”这字或观念:

    29节:神“听”义人的祈祷

    30节:(听)好的信息

    31节:“听”生命的责备

    32节:“听”从劝责 (吕振中译本)

     

    学者指出,在希伯来文的“听”是带有回应的含意。智者在29节清楚指出看见和听从的关连,代表着语言 (verbal) 及肢体言语 (non–verbal)两部份的沟通元素。眼目是接收,而“眼睛发光”更是神的恩赐,因他“光照我们的眼目”(诗13:3)。聆听并接受好消息,能使骨头得滋润。

     

    思想:

    (1) 你认为当大卫说“我往哪里去,躲避你的灵?我往哪里逃,躲避你的面?我若升到天上,你在那里;我若躺在阴间,你也在那里”时 (13978),是一种害怕心理,还是一个安慰和得保证的心态呢? (2) 你每早晨的个人灵修如何像马利亚一样,安静的在主面前,听他的话 (1039)呢?

  • 6月15日 活出光彩

    作者:麦耀光牧师

    经文:箴言1512–24

     

    收听普通话:

    收听广东话:

      

    12傲慢人不爱受责备,也不去接近智慧人。

    13心中喜乐,面有喜色;心里忧愁,灵就忧伤。

    14聪明人的心追求知识;愚昧人的口吞吃愚昧。

    15困苦人的日子都是愁苦;心中欢畅的,常享宴席。

    16财宝稀少,敬畏耶和华,强如财宝众多,烦乱不安。

    17有爱,吃素菜,强如相恨,吃肥牛。

    18暴怒的人挑启争端;忍怒的人止息纷争。

    19懒惰人的道像荆棘的篱笆;正直人的路是平坦大道。

    20智慧之子使父亲喜乐;愚昧的人藐视母亲。

    21无知的人以愚昧为乐;聪明的人按正直而行。

    22不先商议,所谋无效;谋士众多,所谋得成。

    23口善应对,自觉喜乐;话合其时,何等美好。

    24生命之道使智慧人上升,使他远离底下的阴间。

     

    今天13节的经文中,有几处特别的地方。首先,在12–15节我们看到情绪上的对比。正向情绪有喜乐和欢畅,而负面情感则有忧愁、忧伤和愁苦。在这几节中,“心”这个字不单只出现了3次,而且是与外表的面色和心灵连系在一起来描述的。心的忧喜之情形之于外,因此心中喜乐使“脸上容光焕发”(13节,新译本)。的确,看人的面色,便懂得如何与人有合适的交往。有些负面的情绪,除了深藏在内心之外,也使人精神颓丧 ( crushes the spirit, NIV),令困苦人感到生活愁苦和心里忧伤。旧约的约瑟,虽然被诬告而下在监里,他却去关怀身边的囚犯,说:“你们今日为甚么面带愁容呢?”(创40:7)

    这段第二个特别的地方是再次出现“胜过”或“强如”的比较句子。第16–17节这样说:“财宝稀少,敬畏耶和华,强如财宝众多,烦乱不安。有爱,吃素菜,强如相恨,吃肥牛。”这里比较三个观念:多与少、爱与恨以及素食与荤食。智者尝试带出现实生活中的一些吊诡现象。敬畏耶和华不一定必然带来财物富足的。虽然物质方面或许有缺乏,但有主的同在,可带来心灵的安舒,胜过一些家财丰富却心灵烦乱的人。智者结束了谈论与神的关系之后,继续带领读者思想与人的关系。智者指出,友人彼此相爱,也可以享受素菜淡饭,胜过那些酒肉满桌的人彼此相恨、勾心斗角、各怀鬼胎。或许,智者盼望读者学习“满足”于神所赐予的。保罗见证说:“我知道怎样处卑贱,也知道怎样处丰富;无论在任何情况下,饱足也好,饥饿也好,丰富也好,缺乏也好,我都得了秘诀”(腓4:12,新汉语)。

    这段经文的第三个特别之处是重复出现几个词汇,如道/路、喜乐、生命等,而19–24节更出现了一个交叉结构:

    正直人的路 (19)

    智慧之子与愚昧人之喜乐 (20–21)

    计划与商议 (22)

    应对得当之喜乐 (23)

    生命之道 (24)

    这里指出了两条道路,是这一段明显的对比。无知的人与聪明的人正在选择前面的道路。选择会带来结果,对智慧之子来说,他们得到甚么结果呢?当他们按正直而行时 (21节),就走上平坦大道。这个“行”是在思想上的领悟 (understanding, NIV)所得的结果,就是基于聆听多人的分析后,实践在品格上和生活中。

     

    思想:

    (1) 耶稣说:“人的生命不在于家道丰富”(1215),你会对对你现在所拥有的一切感到自豪吗?还是你谦卑地与人分享? (2) 情绪带有威力,当你面对人生的挫折或逆境时,求主将“喜乐、平安充满你们的心”(1513)

  • 6月14日 耶和华的眼目

    作者:麦耀光牧师

    经文:箴言151–10

     

    收听普通话:

    收听广东话:   

      

    1回答柔和,使怒消退;言语粗暴,触动怒气。

    2智慧人的舌善发知识;愚昧人的口吐出愚昧。

    3耶和华的眼目无处不在,恶人善人,他都鉴察。

    4温良的舌是生命树;邪恶的舌使人心碎。

    5愚妄人藐视父亲的管教;领受责备,使人精明。

    6义人家中多有财富;恶人获利反受扰害。

    7智慧人的嘴传扬知识;愚昧人的心并非如此。

    8恶人献祭,为耶和华所憎恶;正直人祈祷,为他所喜悦。

    9恶人的道路,为耶和华所憎恶;追求公义的,为他所喜爱。

    10背弃正路的,必受严刑;恨恶责备的,必致死亡。

     

    读者或许发觉在今天的经文中,“耶和华”的名字出现多次。在这第二集,即10:1至22:16,共有375句个别的箴言,而其中55句是“耶和华箴言”。在箴言第15和16这两章中出现“耶和华”的名字最多,共18句,即总数的三分之一。因此,有学者称箴言的中间部份,即15和16章是整卷书的神学核心。智者除了指出耶和华神所憎恶和喜悦的事情外,更谈及神的属性。

    “言语”是箴言一个重要又多次重复的主题。15:1–2显示出这两节在主题上是有连系的:“回答柔和,使怒消退;言语粗暴,触动怒气。智慧人的舌善发知识;愚昧人的口吐出愚昧”。“舌”和“口”是说话的工具,而“回答”和“言语”是说话的态度和互动。在沟通的课题上,智者指出,舌头所出的话会带来正面或负面的效果,甚或严重的后果。听者的情绪被安抚或激动,是在乎讲者的“回答”或“言语”的内容。从第1–4节的结构来看,人的话可以使人心碎,也可以使人获得“生命树”的祝福。这两个完全不同的结果是因为“耶和华的眼目无处不在”(3节)。有圣经学者指出,这里彰显神无处不在及无所不知的属性。人口中的话,是被神鉴察的。当亚伦和米利暗公开批评摩西的时候,“耶和华听见了”(民12:2),神介入并向他们说:“你们为何批评我的仆人摩西而不惧怕呢?”(民12:8)

    箴言15:8–9则与耶和华喜恶的主题相关:“恶人献祭,为耶和华所憎恶;正直人祈祷,为他所喜悦恶人的道路,为耶和华所憎恶;追求公义的,为他所喜爱。”这两句的结构十分清晰,恶人的献祭和道路“为耶和华所憎恶”,而正直人的祈祷和公义生命是他所喜爱的。这两节出现了敬拜中的活动,分别是献祭和祈祷。神会否接纳人的祭和祷告,是在乎那人的生命如何。神是看人的“心”(7、11节),并不是外在宗教外表。当人的心及生活行为不对及不正时,神看为恶。因此,这里并不是祭品的议题,而是献祭者本身,他们参与宗教活动时,却是假冒为善 (参赛1:5–17)。这些虚有其表的人,浑然不知耶和华全然厌恶与他们相交。神的眼目关注人心存正直,敬拜者的公义品格是神所看重的。

     

    思想:

    (1) 倘若圣灵光照你的内心,向你显出你曾在言语上有过失冒犯人的地方,求主宽恕,以及反思如何谨守自己的舌头; (2) 检视最近的崇拜,是否“以灵以真理”(约四23,新汉语)来敬拜神?

  • 6月13日 敬虔

    作者:麦耀光牧师

    经文:箴言1424–35

     

    收听普通话:

    收听广东话:

      

    24智慧人的冠冕是富有智慧;愚昧人的愚昧终究是愚昧。

    25诚实作证,救人性命;口吐谎言是诡诈。

    26敬畏耶和华的,大有倚靠;他的儿女也有避难所。

    27敬畏耶和华是生命的泉源,使人离开死亡的圈套。

    28君王的荣耀在乎民多;没有百姓,王就衰败。

    29不轻易发怒的,大有聪明;性情暴躁的,大显愚昧。

    30平静的心使肉体有生气;嫉妒使骨头朽烂。

    31欺压贫寒人的,是蔑视造他的主;怜悯贫穷人的,是尊敬主。

    32恶人因所行的恶必被推倒;义人临死,有所投靠。

    33智慧安居在聪明人的心中,在愚昧人的心中却不认识。

    34公义使邦国高举;罪恶是百姓的羞辱。

    35君王的恩宠临到智慧的臣仆;但其愤怒临到蒙羞的臣仆。

     

    在箴言中,第15和16章将是神的名字最集中出现的地方,而在今天的经文中,耶和华的名字连续在26–27两节中出现。智者指出敬畏神的人所得的福:“26 敬畏耶和华的,大有倚靠;他的儿女也有避难所。27 敬畏耶和华是生命的泉源,使人离开死亡的圈套”。这两节共有四个意像,他们是“倚靠”、“避难所”、“生命的泉源”,以及“躲开死亡之网罗”(吕振中译本)。第一个是“倚靠”,这词在箴言出现过15次,表示稳固和确信的源头。第二是“避难所”,就好像一个山寨或庇护所,提供了一个安身的地方。26节的“倚靠”和“避难所”是平行句中相对的,但上半部的“耶和华”却不应对下半部的“他的儿女”。学者认为“他的儿女也有避难所”(26节下)这一节,是指父母教导儿女像他们一样的敬畏神,因而同样得到保障。第三是“生命的泉源”,就着巴勒斯坦沙漠的环境和天气来说,找到绿洲或水源,就能维持生命。第四是“躲开死亡之网罗”,这并不是不会跌进网罗,或从网罗当中逃离,乃是说躲避开网罗。一位敬畏神的人就是一位敬虔者,且畏惧这位至圣者。就好像约瑟面对主母的诱惑时,他不敢犯这大罪得罪神 (创39:9)。一位信徒若畏惧神的权能,就不会畏惧其他事了。

    前天在看14:1–11节时,我们思想过人内心的感受:“心中的苦楚”(10节)。今天的经文却描述不能自控的情绪有巨大的杀伤力,就如17节所指的:“轻易发怒的、行事愚昧”,对己和对人都有害处。智者在29至30节继续探讨情绪的影响力。发脾气对身体不好,导致高血压及心脏病风险;对人关系不好,破坏人际关系;败坏灵命,“人的怒气并不能实现神的义”(雅1:20)。不轻易发怒的人,就是有耐性 (patient, NIV)及节制力。箴言多处提及对情绪的自我约制 (12:16;15:18;16:32;17:27;19:11)。前天提过心身疾病,在第30节提供了一个治疗方案,就是“心里平静,可使身体健康”。

     

    思想:

    (1) 求圣灵指示我领悟敬畏神的重要性,并且学习如何敬畏神; (2) 圣经多次提及“不轻易发怒”是神的一种属性,试反思一下自己在这方面的属灵状况。

  • 6月12日 生命的终点

    作者:麦耀光牧师

    经文:箴言1412–23

     

    收听普通话:

    收听广东话:

    12有一条路,人以为正,至终成为死亡之路。

    13人在喜笑中,心也会忧愁;快乐的终点就是愁苦。

    14心中背道的,必满尝其果;善人必从自己的行为得到回报。

    15无知的人甚么话都信;通达人谨慎自己的脚步。

    16智慧人有所惧怕,就远离恶事;愚昧人却狂傲自恃。

    17轻易发怒的,行事愚昧;擅长诡计的,被人恨恶。

    18愚蒙人承受愚昧为产业;通达人得知识为冠冕。

    19坏人在善人面前俯伏;恶人在义人门口也是如此。

    20穷乏人,连邻舍也恨他;有钱人,爱他的人众多。

    21藐视邻舍的,这人有罪;施恩给困苦人的,这人有福。

    22谋恶的,岂非走入迷途?谋善的,有慈爱和诚实。

    23任何勤劳总有收获;仅耍嘴皮必致穷乏。

     

    昨天我们看到有关家的建立或拆毁,今天继续思想这观念,重点却是生命。14:11谈及倒塌和兴旺,而接续的12节带出了终极的结果 (“the end”, NIV):“有一条路,人以为正,至终成为死亡之路”。其实,从8–14节,有三个相互关连的词,就是“人”、“心”(10, 13, 14节),以及“路/道”(“way”,12、14节)。这里将两类人的生命作出比较,如“正直”的人(9, 11节)和恶人。这些恶人的心充满诡计 (17节)和谋恶 (22节)的意念。可悲的是,他们“走入迷途”(22节)仍不自觉,他们的光景就如12:15所说的:“愚妄人所行的,在自己眼中看为正直”。这样难怪当愚昧人作了错误的选择,走上以为正的道时,却是踏上了“至终成为死亡之路”(12节)。这就好像是旧约的扫罗,因背道而饱受所导致的恶果 (14节)。智者为愚妄人提出一条出路,可以“使人离开死亡的圈套”(27节)这终点,就是:人若敬畏耶和华,就会因此而获得生命的泉源。新约的扫罗 (即是保罗)见证说:“那美好的仗我已经打过了,当跑的路我已经跑尽了,该信的道我已经守住了…冠冕为我存留…主到了那日要赐给我的”(提后4:7–8)。在此,智者劝勉人要谨慎的选择道路。

    从第10章开始,箴言的基本单元只有一节经文,而每一节有上下半部的平行句。当中大部份是反义平行句。而今天的经文,出现以两节为一个单元的信息,14:20–21节描述:“20 穷人连邻舍也厌恶他;财主却有很多人爱他。21 藐视邻舍的,是为有罪;恩待贫穷人的,是为有福。”(新译本)

    智者为读者提供多角度来观察一件事情。的确第20节是人生的写照,贫者常被人忽略,而有钱人就结交不少酒肉朋友。虽然单单只看第20节,似乎财富比贫穷好,但21节却把两节平衡过来。在道德上,人不应看不起贫穷的邻舍,不单如此,在信仰上,藐视人是一种罪!第31节进一步说:“欺压贫寒人的,是蔑视造他的主”。从积极的角度来看,恩待困苦人“是尊敬神”(吕振中译本),这是蒙神赐福的。贫穷人和有钱人应该得到同等的尊重和尊严,因为“世上有财主,也有穷人,两者都是耶和华所造的”(22:2,新译本)。

     

    思想:

    (1) 不少父母希望自己的孩子赢在起跑线,在信仰上,你为自己及子女,放多少心思在终点呢? (2) 耶稣说:“因为常有穷人和你们在一起,要向他们行善”(147),反思我在慈惠事上应有甚么态度和行动回应。

      

  • 6月11日 智慧人的家与心

     

    作者:麦耀光牧师

    经文:箴言141–11

     

    收听普通话:

    收听广东话:

      

    1妇人的智慧建立家室; 愚昧却亲手拆毁它。

    2行事正直的,敬畏耶和华;偏离正路的,却藐视他。

    3在愚妄人的口中有骄傲的杖;智慧人的嘴唇必保护自己。

    4没有牛,槽就空空;土产丰盛却凭牛的力气。

    5诚实的证人不说谎;虚假的证人口吐谎言。

    6傲慢人枉寻智慧;聪明人易得知识。

    7不要到愚昧人面前,你无法从他嘴唇里知道知识。

    8通达人的智慧使他认清自己的道路;愚昧人的愚昧却是自欺。

    9愚妄人嘲笑赎愆祭;但正直人蒙悦纳。

    10心中的苦楚,只有自己知道;心里的喜乐,陌生人无法分享。

    11恶人的房屋必倒塌;正直人的帐棚必兴旺。

     

    箴言第14章是第二集中最长的一章。我们将用三天的时间来思想当中的教训。这一章的重点是持续比较两种人 (智慧人和愚昧人)、两个社会阶层 (有钱人和穷乏人)和两种结局 (生命和死亡)。除此之外,另有新的对比,就是两种身份 (君王和百姓),以及两种情绪 (喜笑和忧郁)。

    本章如同第二集每一章的开始,在第一节注明其主旨。第十三章强调“父亲的教诲”,而这一章的重点就是“妇人的智慧建立家室”。“妇人”这个主体在第一集 (第1至9章)多次出现,而在第二集,在14章前也出现过两次 (11:16–22;12:4)。这一段的起首谈及“建立”与“拆毁”,而11节再次提到“倒塌”与“兴旺”。他们所指的是“家室”及“房屋”。换言之,智者要强调的是义人和恶人的居所之兴衰,而决定的因素是在于用智慧来建立,或因愚昧而亲手将之拆毁。这里反映了两种尝试建造“家室”的模式。正直的妇人用智慧坚定她的居所,而恶妇却因愚昧导致居所毁坏。用“智慧建造房屋”(9:1) 是箴言的基本信息 (3:33;12:7)。耶利米先知宣告神的话,说:“我所建立的,我必拆毁;我所栽植的,我必拔出;在全地我都如此行”(耶45:4)。

    智者探讨人的心理或内在感受,在箴言不算太多。“心”这个字在14章中出现了5次 (10、13、14、30及33节)。第10节指出人内心的感受:“心中的苦楚,只有自己知道;心里的喜乐,陌生人无法分享”。希伯来文的心是指内里/内在的人 (inner being)。用现今心身疾病 (psychosomatic illness)的观点,当事人内心的苦恼 (吕振中译本),甚或是苦毒的 (“bitterness”, NIV),是会导致身体不适的。这种内在生命或情感有时外人不一定能完全了解,但这并不表示当事人的群体,无法以同理心去体恤他们心情。智者提醒读者不要过度高估自我表达或明白他人的能力,或许好像耶稣在路加福音九章55节对约翰所说:“你们的心如何,你们并不知道。”可是,神是完全明白我们内在世界的,这正如诗人所说:“神岂不鉴察这事吗?因为他晓得人心里的隐秘”(诗44:21)。人是可以将“隐而未现”的情感带到神面前的。

     

    思想:

    (1) “若不是耶和华建造房屋,建造的人就枉然劳力”(1271),试反思我如何更新和建造我的家; (2) “要与喜乐的人同乐;要与哀哭的人同哭”(1215),对你来说,与人同喜或同忧,那一种较易?那一种又会较难呢?为什么?

  • 6月10日 智者三个行动

     

    作者:麦耀光牧师

    经文:箴言1312–25

     

    收听普通话:

    收听广东话:

      

    12盼望迟延,令人心忧;愿望实现,就是得到生命树。

    13藐视训言的,自取灭亡;敬畏诫命的,必得善报。

    14智慧人的教诲是生命的泉源,使人避开死亡的圈套。

    15美好的见识使人得宠;奸诈人的道路恒久奸诈。

    16通达人都凭知识行事;愚昧人张扬自己的愚昧。

    17邪恶的使者必陷入祸患;忠信的使臣带来医治。

    18弃绝管教的,必贫穷受辱;领受责备的,必享尊荣。

    19愿望实现,心觉甘甜;远离恶事,为愚昧人所憎恶。

    20与智慧人同行的,必得智慧;和愚昧人作伴的,必受亏损。

    21祸患追赶罪人;义人却得善报。

    22善人给子孙遗留产业;罪人积财却归义人。

    23穷乏人开垦的地虽多产粮食,却因不公而被夺走。

    24不忍用杖打儿子的,是恨恶他;疼爱儿子的,勤加管教。

    25义人吃喝食欲满足;恶人肚腹却是缺乏。

     

    昨天我们思想过“欲望”这个主题,今天继续思想相关的观念,那是“盼望”。这词分别在12和19节出现了三次。若说“欲望”是特别指出其短暂和在身体方面的满足,那么“愿望”则是如19节所说的甜蜜及心灵的满足 (“sweet to the soul”, NIV)。这段经文没有交代盼望的内容,却指出其结果,就是长出“生命树”(“tree of life”, NIV)。有学者认为智者的盼望是得着智慧,而却使用了“生命树”和“生命的泉源”(“fountain of life”, NIV)作为象征,正如14节所说:“智慧人的教诲是生命的泉源”。得着智慧的人,就得着了生命的泉源。这种的盼望不单只是一种态度,更是一种推动力,因着不断和持续的渴求,而获得生命之源。

    智者在20–25节激励读者要与智慧人同行。人是会受到群体影响的。孟母为儿子选择一个良好学习和结交益友的环境,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道理提醒我们要慎重地结交朋友。旧约的罗得就是一个反面例子,当他离开亚伯拉罕,住在所多玛这个罪恶之城时,他的灵命光景大大受到影响。有文献这样记载:“愚昧人的朋友是一位愚昧人;智者的朋友是一位智慧人”(The friend of a fool is a fool; the friend of a wise man is a wise man)。故此,“与智慧人同行的,必得智慧”(20节),一个人的朋友圈是一个塑造他品德的群体。就正如老生常谈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一样,跟智慧人同行,可从他们的生命和言行中得着智慧。既然群体是这么重要,与谁为伍就是反映出智者的智慧了。如第8日的灵修提到谨慎,智者指出“和愚昧人作伴的”后果,就是当事人会受亏损。故此,要慎重择友!

    今天的经文清晰指出寻求智慧的人,得到生命的泉源 (12–19节);与智慧人同行,获得智慧 (20–25节)。智慧人是敬畏诫命 (13节)的,并且愿意领受“责备”。“责备”这个词在整章中多处出现 (1、10、18节)。再者,经文也指出智者不逃避责备 (“rebuke”),听取劝告和谏言 (“take advice”),以及接受管教 (“correction”)。换言之,智者的群体,是会彼此塑造生命,互相劝戒,一起追求一个纪律 (“discipline”) 的生活。

     

    思想:

    (1) 耶稣就是生命的泉源,他说“信我的人,就如经上所说:‘从他腹中将流出活水的江河来’”(738),试反思主的应许; (2) 耶稣说:“凡我所疼爱的,我就责备管教”(319),我是否明白和愿意接受这真理?

  • 6月9日 欲求、欲望

     

    作者:麦耀光牧师

    经文:箴言131–11

     

    收听普通话:

    收听广东话:

      

    1智慧之子听父亲的训诲;傲慢人不听责备。

    2人因口所结的果实,必享美福; 奸诈人却意图残暴。

    3谨慎守口的,得保生命;大张嘴唇的,必致败亡。

    4懒惰的人奢求,却无所得;殷勤的人必然丰裕。

    5义人恨恶谎言;恶人可憎可耻。

    6行为纯正的,有公义保护;犯罪的,被罪恶倾覆。

    7假冒富足的,一无所有;装作穷乏的,多有财物。

    8财富可作人的生命赎价;穷乏人却听不见威吓的话。

    9义人的光使人欢喜;恶人的灯要熄灭。

    10骄傲挑启纷争;听劝言却有智慧。

    11不劳而获之财必减少;逐渐积蓄的必增多。

     

    第13章的开始与前三章都一样,在第一节交代了主旨,“智慧之子听父亲的训诲”就是这一章的主旨。因此,这章出现多个与训诲相关的词汇,如诫命、知识、教诲和管教等等。智者如父亲般心肠,希望读者在渴求、财富及智慧方面有学习。今天我们先思想1–11节的教导。

    在第10章,经文多处提及与口相关的用词,那是有关言语方面的。在这一章,口/嘴唇出现了三次,却是与吃食有关的,而第2节与25节首尾呼应谈及“吃”(2节,吕振中译本)和“肚腹”。其实,在第2和4节是直接讲“胃口”(“appetite”,NIV)的。换言之,智者唤醒读者要留意他们的“欲望”(2节,新译本)和“食欲”(25节)。人是有正常的“渴求”的。身体的需要就如饥饿、口渴,甚至是性欲的“渴望”(“desire”, NIV),这是可以合宜地得到满足的。就如第4节指出,“殷勤的人必然丰裕”。智者进一步提醒读者要谨慎 (3/6节,“guard”, NIV)及控制他们的渴望,以免落入“奢求”(4节)中。每当心中的欲念汹涌而至时,我们会听到什么声音呢?智者期盼个人内心的“纯正”和“公义”在那时候成为守护者 (6节),发出正确的指引。

    这段经文另一个主题是金钱,第7–11节提及富足、财富、积蓄和穷乏。在人靠衣装的社会中,人很容易被别人的外表或他人的自我宣传所误导,他们可能报称住在某一豪宅地段,出入品牌名店、身穿名牌来骗取人的信任。智者一方面提醒读者,招摇可能带来性命的危险 (8节);另一方面,对金钱要学习积少成多、逐步慢慢积蓄,而不应存有不劳而获、横财就手的心态,甚或贪得来历不明 (“dishonest money”, NIV)的金钱。有人说金钱像是一个无底的深渊,尊严、良知和真理都可以在当中被淹没。

    在这段的讨论中,智者用了“灯”的比喻。“灯”在箴言出现了7次。在第二集是第一次的使用 (6:23;20:20、27;21:4;24:20;31:18)。在这里,义人恒久的财富与恶人的灭亡相对比:“义人的光必明亮,恶人的灯必熄灭”(9节,新译本)。恶人的灯虽然也会发亮,但不单只是短暂的,甚至很快就熄灭。熄灭的灯在约伯记18:5–6有如此的描述:“恶人的亮光必要熄灭,他的火焰必不照耀。他帐棚中的亮光要变黑暗,他上面的灯也必熄灭”。义人的灯发出闪耀的光辉 (现中)及显出他的生命是长久的。灯的光也象征一个人的成功和安康,满有“欢喜”(和修本)。

     

    思想:

    (1) 欲望 (desire)可以是中性的,你愿渴慕神吗?试思想: “神啊,我的心切慕你,如鹿切慕溪水”(421) (2) 试反省我是否对钱财有贪婪的欲念。让圣灵光照你内心,对金钱有正确的态度,以及逃避贪心,因“贪财是万恶之根”(提后610)

  • 6月8日 谨慎

     

    作者:麦耀光牧师

    经文:箴言1216–28

     

    收听普通话:

    收听广东话:

      

    16愚妄人的恼怒立时显露;通达人却能忍辱。

    17说出真话的,显明公义;作假见证的,显出诡诈。

    18说话浮躁,犹如刺刀;智慧人的舌头却能医治。

    19诚实的嘴唇永远坚立;说谎的舌头只存片时。

    20图谋恶事的,心存诡诈;劝人和睦的,便得喜乐。

    21义人不遭灾害;恶人满受祸患。

    22说谎的嘴唇,为耶和华所憎恶;行事诚实,为他所喜悦。

    23通达人隐藏知识;愚昧人的心彰显愚昧。

    24殷勤人的手必掌权;懒惰的人必服苦役。

    25人心忧虑,就必沉重;一句良言,使心欢乐。

    26义人引导他的邻舍;恶人的道叫人迷失。

    27懒惰的人不烤猎物;殷勤的人却得宝贵的财物。

    28在公义的路上有生命;在其道上并无死亡。

     

    箴12:16–28这13节经文,它们的中心点是22节的耶和华所憎恶和喜悦之事,因为神是在监察 (“The LORD detests”, NIV)人的心思意念的。这段落有一个重要主题,就是谨慎。智者劝勉读者要在三方面保持谨慎,就是慎言、慎思和慎行。第一方面是慎言,在16–19节的教导,是有关言语。言语反映出人的个性,有人直话直说;有人深藏不露;也有人是深思熟虑的。“有人说话不慎”(18节,新译本),如同用刀伤害别人;而愚妄人因着缺乏耐性和不成熟,冲口而出一些不恰当带有情绪的话;更有人满口谎言,讲出虚假和错误的话来瞒骗人。所罗门之子罗波安,因不懂得“用好话回复”百姓 (王上12:7),导致国家一分为二。而智慧和通达人,却知道要慎言,约束自己的舌头,在合适的时间、合适的场合,讲合宜的话。我们要慎言!

    智者在第20–23节提醒读者要慎思。恶人的口“显出诡诈”(17节),并且他们“心存诡诈”(20节) 来图谋恶事。英文NIV译本这样说, “Deceit is in the hearts of those who plot evil”,意思是“诡诈是在那些策划邪恶的人的心中”。即是说,邪恶的人内心有诡诈,而策划诡诈的人,他们是邪恶者。这正正反映出挪亚时代的人之景况,他们“终日心里所想的尽都是恶事”(创六5)。难怪有人说,你所订定的计划,也在塑造你 (“The plan you shape, shape you.”)。我们要慎思!

    智者第三方面要读者警醒的是慎重行事。第24–27节提到殷勤人和懒惰人,以及义人和恶人,重点是在他们手上的工作。这几节的关系很独特。24和27两节有交叉结构,分别描述到殷勤人和懒惰人;在25节则描述言语与情绪。而最特别的地方是学者们对25节的翻译有截然不同的解读,和修本译为“义人引导他的邻舍”;吕振中译本译为“义人转离了坏事”;NIV则翻译为 “The righteous choose their friends carefully”。这三本译本将同一个字分别翻译为邻舍、坏事,和朋友。但是,三本译本的翻译却有一个共通的地方,都是同样带有行动表现的:“引导”、“转离”或“选择”(“choose”, NIV)。学者指出,义人在行动前,首先要审慎侦察事情的原委,并要作出道德判断,然后才有行动。我们要慎重行事!

    智者在结束时使用了引申同义句:“在公义的路上有生命;在其道上并无死亡”(28节)。义人的口、心及手为耶和华所喜悦,这里所说的口、心及手,就是指慎言、慎思和慎重行事。经文指出这些人走在公义的路上,是一条通往生命之道,那里没有死亡。

     

    思想:

    (1) 试检讨自己在言语、心思和行为上,是否有什么需要改善的? (2) 试反思自己是否正行在公义的路上,求主光照。

  • 6月7日 受教之心

     

    作者:麦耀光牧师

    经文:箴言121–15

     

    收听普通话:

    收听广东话:

      

    1喜爱管教的,就是喜爱知识;恨恶责备的,却像畜牲。

    2善人蒙耶和华的恩宠;设诡计的,耶和华必定罪。

    3人靠恶行不能坚立;义人的根必不动摇。

    4才德的妻子是丈夫的冠冕;蒙羞的妇人使丈夫骨头朽烂。

    5义人的思念是公平;恶人的计谋是诡诈。

    6恶人的言论埋伏流人的血;正直人的口却拯救人。

    7恶人倾覆,归于无有;义人的家却屹立不倒。

    8人按自己的智慧得称赞;心中偏邪的,必被藐视。

    9被人藐视,但有自己仆人的,胜过妄自尊大,却缺乏食物。

    10义人顾惜他牲畜的命;恶人的怜悯也是残忍。

    11耕种自己田地的,必得饱食;追求虚浮的,却是无知。

    12恶人想得坏人的猎物;义人的根结出果实。

    13嘴唇的过错是恶人的圈套;但义人必脱离患难。

    14人因口所结的果实,必饱得美福;人手所做的,必归到自己身上。

    15 愚妄人所行的,在自己眼中看为正直;惟智慧人从善如流。

     

    在箴言第二集中,每一章的第一节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先介绍该章的主旨:10:1“所罗门的箴言”,是呼唤读者聆听智者的教训;11:1“公平的法码为他所喜悦”,是提醒读者神喜悦正直的人;12:1“喜爱管教的,就是喜爱知识”,是激励读者要有受教之心。

    今天的经文有三方面的教导。第一方面是第1–7节,这段经文是继续前一章16–31节的信息。昨天我们已看过有关“行动与后果”的关系 (action–consequences)。在今天的经文中,智者增加多一个元素,那是“计划/谋”,是一个“计划–行动–后果”的关系。第5节的“思念”主要的意思是指“筹算”(新译本)、“设计”(吕振中)及“计划”(“plan”, NIV)。这里让我们知道,人的心思如何,他的决策也就如何。义人的思念或筹算是带出公平;可是恶人的“言论埋伏流人的血”,就是笑里藏刀、含血喷人般来伤害他人。义人的公平之心思和善行能蒙耶和华甚么样的恩宠呢?经文指出义人将有一个坚稳的根基,就是“根必不动摇”(3节)、“家却屹立不倒”(7节)以及“根永久长存”(12节,吕振中)。

    这段经文第二方面的教训是在8–12节。的确,我们第一眼是看不到这几节经文的关连性。第9节谈及有关妄自尊大,并第一次出现“胜过”或“强如”(“Better–than” sayings)一词。这里谈及有关两种对比的观念,在第16–29章出现更多。第10节则是有关牲畜,而第11节却谈及耕种。然而,从9–11节,我们看到仆人、牲畜、田地及猎物,这些人与物的共通点都是与工作有关的。经文指出主人尊重仆人,爱惜动物的生命和勤劳的耕种等等,他们相似的地方是将生命和工作联系在一起。在路得记中,我们看见波阿斯的生命,是主人与仆人可以互相祝福的 (得2:4)。我们从经文中可以见到义人的生命在工作中流露出来。

    当我们将今天的经文一气呵成的速读时,发现这段落的第1节和15节是互相呼应的。面对“责备”(“规劝”,现中) 或“劝告”(吕振中译本) 时,义人有受教的心,并愿意从善如流。但有些人不屑接受别人的批评,他们恨恶责备(1节);也有人认为自己永远没有错,就像“愚妄人所行的自看为对”(15节,吕振中译本)。当我们愿意倾听道理或“肯听劝告”,并反思自己是否存偏见或成见时,我们就是明理之人。

     

    思想:

    (1) 求主使我每天的灵修、每次的查经及每次的听道,能有一个受教的心,虚心聆听、学习和践行; (2) 求主赐我恩典:“不要把自己看得太高,要照着神所分给各人的信心来衡量,看得合乎中道”(123)。试反省自我在这方面需要学习或改善的地方。

  • 6月6日 播种与收成

     

    作者:麦耀光牧师

    经文:箴言1116–31

     

    收听普通话:

    收听广东话:

      

    16恩慈的妇女得尊荣;强壮的男子得财富。

    17仁慈的人善待自己;残忍的人扰害己身。

    18恶人做事,得虚幻的报酬;撒公义种子的,得实在的报偿。

    19真正行义的,必得生命;追求邪恶的,必致死亡。

    20心中歪曲的,为耶和华所憎恶;行为正直的,为他所喜悦。

    21击掌保证,恶人难免受罚;义人的后裔必得拯救。

    22妇女美貌而无见识,如同金环戴在猪鼻上。

    23义人的心愿尽是好的;恶人的指望却带来愤怒。

    24有施舍的,钱财增添;吝惜过度,反致穷乏。

    25慷慨待人,必然丰裕;滋润人的,连自己也得滋润。

    26屯粮不卖的,百姓必诅咒他;愿意出售的,祝福临到头上。

    27恳切求善的,就求得恩宠;但那求恶的,恶必临到他。

    28倚靠财富的,自己必跌倒;义人必兴旺如绿叶。

    29扰害己家的,必承受虚空;愚妄人作心中有智慧者的仆人。

    30义人的果实是生命树;智慧人必能得人。

    31看哪,义人在地上尚且受报,何况恶人和罪人呢?

     

    在11:16–31中,智者很清楚地提醒读者一个重要的主题,就是行动与后果的关系 (action–consequences),相信“生命…死亡”这终极对比是本段的中心。在16–21节中,所谈及的工作与工价、报酬与报偿 (18节)以及生命与死亡 (19节),是指出承担行动的后果,每个人是要收割自己所播下的。对义人来说,他们的义行带来满足、生命和安全;而恶人却经历到失望、死亡和惩罚。智者要读者思想一个有趣的逻辑:“仁慈”和“残忍”(17节)。这是做在别人身上的,能带给别人好处,或会带来伤害的影响。可是,智者却指出,原来最终“仁慈的人自己获益,残忍的人自己受害”(吕振中)。一个人的品格、动机与行动与所得的后果是有不能分割的关系的。

    在23–27节中,智者继续提出另一个逻辑,这是有关“慷慨”的主题。第24节“有施舍的,钱财增添;吝惜过度,反致穷乏”,这个推理跟第17节一样。一个人与别人分享钱财,理应财富是会减少的;而懂得节俭的人,财富应该会累积。但为何智者会讲出相反的结论呢?这种吊诡式思维,是因为神的经济学与我们不一样。第25节使用同义平行句:“乐善好施的人,必得丰裕;施惠于人的,自己也必蒙施惠”(吕振中)。慷慨待人的,使他人受惠、得滋润 (“refresh”, NIV);与此同时,连自己也得滋润 (“will be refreshed”, NIV)。原来,正直人的善行,神会记念的,如箴19:17节所说:“怜悯贫寒人的,就是藉给耶和华,他的报偿,耶和华必归还他”。新约也同样有类似的教导:“少种的少收;多种的多收”(林后9:6)。一个动机纯正、寻求别人福祉的举动,是蒙福的。

    智者以一个问题作为本章的总结:“看哪,义人在地上尚且受报,何况恶人和罪人呢?”(31节)。学者指出这一节含有几个特点。首先,箴言或格言很少用问题形式表达,这是刻意要引起读者对这问题作出思考。另外,使用“何况”(15:11;17:7;19:7、10;21:27) 这词,不单只带出了比较的意味,更指出其严重性。最后,学者指出“报应”(retribution) 可以是在有生之年发生的,就是说没有一个人犯罪而不被刑罚的。从旧约中,我们看见摩西和大卫也不例外,这观念一直延伸到现今,甚至未来的世代。正如彼得说:“若是义人还仅仅得救,不虔敬和犯罪的人将有何地可站呢?所以,照神旨意受苦的人要一心为善,将自己的灵魂交给那信实的造物主”(彼前4:18–19)。

     

    思想:

    (1) 试反思:“凡有的,还要给他;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1926)。对我而言,有何领会? (2) 若圣灵在我内心感动我:“不要自欺;神是轻慢不得的,因为人种的是甚么,收的也是甚么”(67),求主帮助我认真反省生命,认真信仰。

  • 6月5日 正直的美德

     

    作者:麦耀光牧师

    经文:箴言111–15

     

    收听普通话:

    收听广东话:

      

     

    1诡诈的天平为耶和华所憎恶;公平的法码为他所喜悦。

    2骄傲来,羞耻也来;谦逊人却有智慧。

    3正直人的纯正必引导自己;奸诈人的邪恶必毁灭自己。

    4遭怒的日子钱财无益;惟有公义能救人脱离死亡。

    5完全人的义修平自己的路;但恶人必因自己的恶跌倒。

    6正直人的义必拯救自己;奸诈人必被自己的欲望缠住。

    7恶人一死,他的指望就灭绝;罪人的盼望也必灭绝。

    8义人得脱离患难,有恶人来代替他。

    9不虔敬的人用口败坏邻舍;义人却因知识得救。

    10义人享福,全城喜乐;恶人灭亡,人人欢呼。

    11因正直人的祝福,城必升高;因邪恶人的口,它必倾覆。

    12藐视邻舍的,便是无知;聪明人却静默不言。

    13到处传话的,泄漏机密;内心老实的,保守秘密。

    14无智谋,民就败落;谋士多,就必得胜。

    15为陌生人担保的,必受亏损;恨恶击掌的,却得安稳。

     

    箴11:1“公平的法码为他所喜悦”是接续10:32“义人的嘴唇懂得令人喜悦”的,这两节经文同是描述一个“喜悦”的主题。这里所说的“义人的嘴唇”和“公平的法码”是被谁所喜悦呢?经文指出是“他”,那么这个“他”又是指谁呢?第1节上半部指出主体是“耶和华”。在这一节中,我们清楚看见耶和华所喜悦和所憎恶的,是在乎人如何使用天平和法码。天平和法码在交易中,是用作衡量重量的。若在贸易中有不诚实或欺骗,他们会使用不同的衡量标准,来蒙骗他人而得利,这是“耶和华所憎恶”的。而“耶和华所憎恶”这片语在箴言出现了11次之多,都是指向某些事会令神憎恶的。那些事有:“心中歪曲”(11:20)、“心里骄傲的人”(16:5)、“两样的法码”(20:10)、“说谎”(12:22),和“定恶人为义的,定义人为有罪的”(17: 15)。换言之,不公平、不诚实、歪曲正直等等都是神所憎恶的。人所想、所言、所行的,是需要向神交账的,因为他在监察 (“detests”, NIV) 人的心思意念。

    我们仔细看的时候,发现这一章是接续第10章的义人和恶人之比较。在1–15节中,经文将两类人作出相比,他们是义人/谦逊人/正直人/完全人/聪明人,及恶人/奸诈人/罪人/不敬虔人/邪恶人。这两类人前者在建立生命,而后者却拆毁生命。而导致他们有不同结局的原因,是他们有不同的生活原则来指引他们生命的方向。对恶人来说,他们所作的,不单只绊倒自己 (5节),更是迈向自我毁灭的路 (3节)。最终,恶人因他们的恶行 (vices) 摧毁自己的生命。至于义人却是以正直或美德 (virtues) “引导”生命。以斯帖记的故事正正充分反映了这个真理,末底改和哈曼代表着两种不同的生命特质和行事准则。敬畏神的末底改在个人危难和灭族危机中蒙拯救;而行恶的哈曼,奸诈的他最终自食其果,最后却成为自己所设下恶毒阴谋的受害者。

    11:9–13是一个单元,并且呈现出一个简单的交叉结构:

    9节:邻舍

    10节:城

    11节:城

    12节:邻舍

    这里说明邻舍的关系是会因着人的说话而受到影响的。有些人到处传话 (13节),其实就是“爱说谗言”(“gossip,” NIV)、到处搬弄是非 (吕振中译本)、泄露别人的秘密。作为诚信的人,却懂得尊重他人的私隐,这样,群体的关系才能得以维系。

     

    思想:

    (1) 靠着圣灵时刻检测内心是否正直,行神所喜悦的事; (2) 我们如何追求和建立慎言的美德,与人建立和谐的关系?

  • 6月4日 义人的生命

      

    作者:麦耀光牧师

    经文:箴言1017–32

     

    收听普通话:

    收听广东话:

      

    17遵守训诲的,行在生命道上;离弃责备的,走迷了路。

    18隐藏怨恨的,有说谎的嘴唇;口出毁谤的,是愚昧人。

    19多言多语难免有过;节制嘴唇是有智慧。

    20义人的舌如上选的银子;恶人的心所值无几。

    21义人的嘴唇牧养多人;愚妄人因无知而死亡。

    22耶和华所赐的福使人富足,并不加上忧虑。

    23愚昧人以行恶为乐;聪明人以智慧为乐。

    24恶人所怕的,必临到他;义人的心愿,必蒙应允。

    25暴风一过,恶人归于无有;义人却有永久的根基。

    26懒惰人使那差他的人,如醋倒牙,如烟熏目。

    27敬畏耶和华使人长寿;恶人的年岁必减少。

    28义人的盼望带来喜乐;恶人的指望必致灭没。

    29耶和华的道是正直人的保障;却成了作恶人的败坏。

    30义人永不动摇;恶人不得住在地上。

    31义人的口结出智慧;乖谬的舌必被割断。

    32义人的嘴唇懂得令人喜悦;恶人的口只知乖谬。

     

    在今天的十六节经文中,我们继续看到义人和恶人对比的教导。同样地,有关口/舌/嘴/唇等用词的描述出现多次,若加上言/说/语等词,更超过十次之多。从经文中,我们看到义人的生命素质。义人的生命态度是敬畏神、期盼神的心意;义人会实践他们的信仰,他们遵守神的话,行在生命的路上;义人结出智慧的果子、有节制力、说造就人的话。可是恶人却要遭遇永远、无可挽回的灭亡 (25、30节),并会痛苦地失望 (24、28节)。他们有如此的下场,原是他们行恶的后果。第18节记载了他们的罪行:“隐藏怨恨的,嘴里必出谎言;散播谣言的,是愚昧人”(新译本)。这一节的反义平行句很有意思,就是“隐藏”(conceal) 相对“散播” (reveal)。昨天的经文出现了隐藏、藏匿、遮掩三次之多 (6、11、12节)。而今天的经文指出恶人所隐藏的是怨恨;而所散播、所公开的事,却是谣言。他们对别人和群体带来伤害,最终自己要承担从神而来的惩罚。

    “耶和华”的名字在10:第一次出现 (3, 22, 27, 29节)。神的名在本集共有55次,平均每7节经文就提及一次。可是,神的名的出现却集中在第15和16章两章里。我们下一、两周将会较详细的思想。在第3节“耶和华”的名字出现后,这段落谈及神的名的三方面,就是耶和华的福 (the blessing of the Lord,22节)、敬畏耶和华 (the fear of the Lord,27节),和耶和华的道 (the way of the Lord,29节)。每一次神的名出现,都带给义人神的赏赐,就是富足、长寿和保障。经文更指出蒙福的义人能活出喜乐 (28节) 和安稳 (30节)。

    10:6–32这一大段以“恶人的口”作起首,以短语“义人的口/嘴”结束。圣经指出“义人的嘴唇懂得令人喜悦”。喜悦 (favor) 在箴言曾出现过14次,全都是指向蒙在位者的喜悦,当中10次是耶和华的喜悦,4次是君王的喜悦,却没有一次被同辈喜悦。这里清楚的告诉我们,基督徒的生命是要得神的喜悦。

     

    思想:

    (1) 义人的话语有三个特征,就是“舌如上选的银子”(20节)、“嘴唇培育多人”(21节,新译本) 及“口结出智慧的果子”(31节,新译本),我们可以此来检讨和反省自己的言语; (2) 彼得对耶稣说:“主啊,你有永生之道,我们还跟从谁呢?”(约6:68),而义人“行在生命道上”(箴10:17),你如何能持守和实践这道呢?

  • 6月3日 言语的影响

     

    作者:麦耀光牧师

    经文:箴言106–16

     

    收听普通话:

    收听广东话:

      

    6福祉临到义人头上;恶人的口藏匿残暴。

    7义人的称号带来祝福;恶人的名字必然败坏。

    8智慧的心,领受诫命;愚妄的嘴唇,必致倾倒。

    9行正直路的,步步安稳;走弯曲道的,必致败露。

    10挤眉弄眼的,使人忧患;愚妄的嘴唇,必致倾倒。

    11义人的口是生命的泉源;恶人的口藏匿残暴。

    12恨能挑启争端;爱能遮掩一切过错。

    13聪明人嘴里有智慧;无知的人背上受刑杖。

    14智慧人积存知识;愚妄人的口速致败坏。

    15有钱人的财物是他坚固的城;贫寒人的贫乏使他败坏。

    16义人的报酬带来生命;恶人的所得用来犯罪。

     

    箴言10:6–32节有两个重要的主题。第一个主题是比较义人和恶人,两者的对比出现了14次之多;而第二个主题是言语,其影响非常深远。在这一章有关“口”、“舌”和“嘴/嘴唇”等词出现多次,所描绘的状况包括“恶人的口”(6节)、“愚妄的嘴”(8、10节)、“义人的口/舌/嘴唇”(11、20、21、31、32节)、“聪明人嘴里”(13节)、“愚妄人的口”(14节)、“说谎的嘴唇”(18节),以及“多言多语”(19节)。除此之外,也有口部与身体其他部位连在一起的描述,如“头”与“口”(6节)、“心”与“嘴唇”(8、20节)、“眼”与“嘴唇”(10节)、“嘴”与“背”(13节)。原来小小的舌头是足以影响整个身体的。

    在这里,我们发现智者在6–11节的布局有一个交错结构:

    A. 隐藏暴力 (10:6)

      B. 口里愚妄的,必致倾倒 (10:8)(和合本)

        C. 两条路的意象 (10:9)

      B’ 口里愚妄的,必致倾倒 (10:10)(和合本)

    A’ 隐藏暴力 (10:11)

    在这五节经文中,两次提及“藏匿残暴”及其严重后果,就是两次提到“必致倾倒”。这是愚妄人的行径和结果。相对地,义人的口却是生命的泉源。而这一段的中心思想是第9节,说明“行正直路的,步步安稳;走弯曲道的,必致败露”。在这里指出两条路,就是义人与恶人的路径,反映了两种的生活型态。恶人藏匿他们的动机和目的,他们或许走捷径和欺骗他人,以图个人利益;义人却有智慧的心、领受神的诫命、行为纯正,以致福祉临到他们的身上。

    10:12–14节将恨和爱作出对比,皆因由嘴唇所引起的两个相对的后果。这里指出,若舌头不被控制会带来争端,其后果将是受责罚和败坏。相反地,爱能遮掩一切过错,是包容人的错失,而不是包庇罪恶。有人用谎言遮盖仇恨,基督徒却用爱心来遮掩人的过失。

    这段经文对两类人作出比较,他们是义人/智慧人/聪明人,和恶人/愚妄人/无知的人。在结束这段落时,15–16节有另一个对比。这两节指出有两种人,就是有钱人和贫寒人,这是代表经济地位以及报酬和所得,这是关于其成果,不同的道德取向和生活方式会带来不同结果,或是生命,或是败亡。

     

    思想:

    (1) 保罗教导我们:“污秽的言语一句不可出口,只要随时随事说造就人的话(429)。试反思我们有合宜地常说造就人的话吗?求主帮助; (2) 默想“爱能遮掩一切过错” (12)和“爱能遮掩许多的罪”(彼前48),如何应用在家庭、教会和工作中?

  • 6月2日 了解第二集

     

    作者:麦耀光牧师

    经文:箴言101–5

     

    收听普通话:

    收听广东话:

      

    1 所罗门的箴言:智慧之子使父亲喜乐;愚昧之子使母亲担忧。

    2不义之财毫无益处;惟有公义能救人脱离死亡。

    3耶和华不使义人捱饿;恶人所欲的,耶和华必拒绝。

    4手懒的,必致穷乏;手勤的,却要富足。

    5夏天储存的,是智慧之子;收割时沉睡的,是蒙羞之子。

     

    现代读者如何欣赏箴言这智慧瑰宝呢?或许不同的读者从箴言中看出各式各样的宝石,和不同的排列方式。在我们参考箴言注释书时,发现学者们对箴言的段落和主题有不同的诠释。昨天介绍过箴言的第二集有13章 (10章至22章),共375节(或句)箴言。有学者按经文的诗歌体裁来分段,以5节为一单元,故分为75个单元,并以16:2–6为中心单元;另外,有学者则认为箴言有不同长度的组合,有些只有两句,而较长的却有四或五句箴言组成一组;也有学者从整个选集归纳出七大主题段落,就是 (1) 义人与恶人 (10:1至11:31)、(2) 言语与行为 (12:1–28)、(3) 智慧与死亡之路 (13:1至14:27)、(4) 雅威 (Yahweh)和王的智慧 (14:28至16:15)、(5) 智慧与死亡之路 (16:16至19:12)、(6) 在雅威面前的言语与行为 (19:13至21:1),以及 (7) 恶人与义人 (21: 2至22:16)。而这七个主题以一个交叉结构 (chiastic structure)的方式来分段。从段落的主题,我们发觉有些箴言是重复出现的,例如:

    10:1与15:20:智慧之子使父亲喜乐;愚昧的人藐视母亲。

    16:2与21:2:人一切所行的,在自己眼中看为纯洁,惟有耶和华衡量人的内心。

    重复句的出现,可能是不同编辑者在不同的时代收录了同一个箴言;也有可能是编辑者刻意收录同一个箴言,为了要强调其信息。

    若从文体角度来看第二集,可分为两个大段落,分别是10:1至15:32 (共185节)及15:33至22:31 (共190节)。在第一大段落,箴言是使用反义平行体,即每一节的第二部份与第一部份有相反的含义或结果。例如10:2是有关不义与公义,“不义之财毫无益处;惟有公义能救人脱离死亡”。中文圣经并没有用连接词将两部份联系起来,然而,英文的NIV译本却有“但”(but) 这个连接词: “Ill–gotten treasures have no lasting value, but righteousness delivers from death.”。而在第二大段则运用同义及引申平行体,例如:

    16: 16“得智慧胜过得金子,选聪明强如选银子。”

    22:1“美名胜过大财,宏恩强如金银。”

    在2020年尔道自建箴言1:1的灵修中指出,箴言是一本格言集,目的是指导读者怎样过美好的生活。此外,智慧者在箴言中,尝试带出教育、道德和神学的信息。

    今天我们思想的10:1–5,第一节是智慧的引言和描述智慧之子的孝道,那么与第2–5节有何关联呢? 这里的“财”、“饿”、“穷乏”、“富足”及“储存”,有共通的地方吗?第1节的“智慧/愚昧之子”是有关德行,就是美德或恶行,而第5节的“储存/沉睡”则是生活方式和习惯。从这样的理解来看,作者带出一个人生道理,就是义人因着勤劳而致富,而愚昧人的无知和懒惰导致捱饿、穷乏及蒙羞。

     

    思想:

    (1) 求主让我学习慢慢咀嚼和思考箴言,使我得着智慧之心,并将真理实践在生活中; (2) 试反思个人的生命,我是勤劳的智慧人吗?我是否仍有地方需要改进?如何改进?

  • 6月1日 箴言第二集

     

    作者:麦耀光牧师

    经文:箴言101

     

    收听普通话:

    收听广东话:

       

    1 所罗门的箴言:

     

    箴言书除了10:1之外,还有两处经文都说明了所罗门是本书的作者。1:1开宗明义地说“大卫的儿子,以色列王所罗门的箴言”及25:1指出“以下也是所罗门的箴言”。箴言书的作者,除了所罗门王之外,还有其他作者,他们是“智慧人”(22:17“你须侧耳听受智慧人的言语”;24:23“以下也是智慧人的箴言”)、“亚古珥”(31:1“雅基的儿子亚古珥的言语”),以及“利慕伊勒王”(31:1“利慕伊勒王的言语”)。然而,在传统上,一般都认为所罗门王是箴言的作者。

    学者们认为箴言的形成是经过一个编辑过程的。箴言本身宣称“以下也是所罗门的箴言,是犹大王希西家的人所誊录的”(25:1)。一般学者们都相信,希西家的臣仆“誊录”所罗门的箴言,意指这过程可能包括从口传到成文,以及从成文到制成选集。换言之,箴言的整个编辑过程,可能经过了几个世纪才逐渐成形。

    从结构、内容及文体来看,箴言是由七个选集所组成的。其中第一集、第六集(30章)和第七集(31章)是由较长的单元 (即由几节经文) 所组成。去年 (2020年) 我们已思想过第一集,即1至9章。这个月,我们将思想第二集,就是从10:1至22:16。而第二至第五集 (10至29章) 的箴言有一个特质,就是箴言的每个组成单元都只有一节经文,而单元与单元之间看似没有关联。在第二集的13章中,共有375节箴言,有些经文的组成,看似是杂乱无章。现举20:1–4为例,

    1 酒能使人傲慢,烈酒使人喧嚷,凡沉溺其中的,都无智慧。

    2 王的威吓如狮子吼叫,激怒他的是自害己命。

    3 止息纷争是人的尊荣,愚妄人争闹不休。

    4 懒惰人因冬寒不去耕种,到收割时,他去寻找,一无所得。

    这里四句共有四个观念:酒的影响、君王怒气、避免纷争,以及懒惰人。难怪有人形容箴言如一堆杂乱的宝石。可是,有研究10:1至22:16的专书,以《像镶在银子里的金葡萄》(Like Grapes of Gold Set in Silver) 为书名。由于希伯来字母可用数字表达,因而有字母是具有数字上的意义。所罗门的希伯来名字数值的总计是375,与第二集375句箴言数字相同。这是否反映出编辑者的心思呢?

    未来一个月,我们每天将平均阅读12–13节经文。有学者提醒现代信徒,若要消化和吸收箴言,是无法狼吞虎咽的,因为箴言的字句和文字太简约,必须仔细咀嚼。而箴言又使用了大量的隐喻和类比来强化内容的含义,更运用形象化地传递信息来加深读者的印象。故此,每天我们将会以选读方式来集中默想当中的几节经文。期盼在阅读箴言时,有圣灵的光照和引导。

     

    思想:

    (1) 期盼圣灵赐下悟性,使我聆听和了解神的话; (2) 求神激励我,使我有实践真理的决心来回应上主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