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谢慧儿博士

传7:15—22

 

15 有义人行义反致灭亡有恶人行恶倒享长寿。这都是我在虚度之日中所见过的。16 不要行义过分也不要过于自逞智慧何必自取败亡呢17 不要行恶过分也不要为人愚昧何必不到期而死呢?18 你持守这个为美,那个也不要松手;因为敬畏上帝的人,必从这两样出来。19 智慧使有智慧的人比城中十个官长更有能力。20 时常行善而不犯罪的义人,世上实在没有。21 人所说的一切话,你不要放在心上,恐怕听见你的仆人咒诅你。22 因为你心里知道,自己也曾屡次咒诅别人。

 

第15—18节,论到因果报应的颠倒,也是传道书第四段提及人要敬畏神的经文。第15节的…………,反映下文所说的是个独立的个案,而不是一般性的事实。其中,有义人行义,反致灭亡,也可以译作:「义人在正义中夭亡」《思》。有恶人行恶,倒享长寿,又作:「恶人在邪恶中反而长寿」《思》。第15节凸显天理荡然无存的荒谬;不过,既然只是属于独立的个案,则传道者于此不是完全否定因果报应的理念,乃是要指出有例外的个案而已。

 

第16—17节,是基于第15节的观察而作出的劝告。这两节经文不容易解释。其中一个可能性,是「中庸之道」的解释。传道者是在劝导人走中间路线,在义与恶之间,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第17节乃是传道者就人的软弱作出的让步;传道者知道读者不可能完全不行恶,也不会绝对不做愚昧的事,因此只好劝人不要做得太过分,要适可而止。至于不要行义过分(16a节下半句)的劝勉,则是指行义过分的人,会倾向不接受人有限制的现实,想要追求完美,以致犯上骄傲的罪。

 

第18节的:因为敬畏上帝的人必从这两样出来《新译本》译作:「因为敬畏上帝的人,都必避免这两个极端」,指的是第16—17节所提及的「行义过分」和「行恶过分」两种极端的行为,以及有关行为带来的不良后果。《思高译本》则将第18b节译作:「因为敬畏天主的人,二者兼顾并重」。总意是说,敬畏上帝的人,会清楚地认识人的限制, 凡事持守中庸之道。

 

第19—22节,乃是指出智慧的超越与限制首先,第19节指出:智慧是超越的。第19节按原文次序应译作:「智慧使智慧人有能力,胜过城中十个官长」《吕》。接着在第20节,传道者就列举一个普遍性的事实,就是:世上没有时常行善而不犯罪的义人。言下之意,即使是智慧人,也有犯罪的时候。最后,第21—22节则是个具体的例子,用来说明第20节所讲的事实,指出世上没有一个未尝犯罪的人。因此,听见别人咒骂、诽谤自己的时候,不必过分介怀,要知道:自己也曾犯过同样的毛病,伤害过别人。

 

思想:

过去你有没有间接或直接目睹或经历一些「因果报应」颠倒的荒谬现象?你认为人如何能够在这样的处境下,仍然维持信靠上帝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