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陈耀鹏牧师

经文默想:请速读帖撒罗尼迦后书1—3

 

帖后2215

2 无论借着灵,借着言语,借着冒我的名写的书信,说主的日子已经到了,不要轻易动心,也不要惊慌。

15 所以,弟兄们,你们要站立得稳,凡所领受的教导,无论是我们口传的,是信上写的,都要坚守。

 

帖后317 我—保罗亲笔向你们问安。凡我的信都以此为记,我的笔迹就是这样。

 

 

分享领受:

帖撒罗尼迦前后书所提到的末世论似乎互相矛盾,但其实只是互为补充。前书提到耶稣随时会再来;后书则论及祂来之前的预兆,例如沈沦之子的出现。后书提到的敌基督在当时是一个崭新的观念,这是因为保罗在这里要处理别处没提过的问题──有人认为主再来已经发生。当然两书之间亦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因为帖后2:2提到有人冒保罗名字写信给帖撒罗尼迦的信徒,所以保罗亦不适宜用太多新的词汇,以免他们有所混淆。

 

有人认为帖撒罗尼迦教会的犹太人和外邦人分成两派,因此前书是用来训诲外邦人,而后书则针对犹太人。不过,从后书没有直接引用一句旧约圣经来看,这讲法似乎值得商榷。再者,我们很难想象在林前1:11—17节大力强调教会不宜分党结派的保罗,何以一丁点儿都不提他们在这方面的失误,反而为他们的信望爱感谢神。而两封书信的问安差不多完全相同;且保罗并没有提及两个截然不同的对象。

 

另一个意见是前书其实写于后书之后。帖撒罗尼迦前书五章1节提到他们明明晓得主的日子。倘若他们已收读后书,知道保罗在这方面的教导,这个讲法就看似合理。此外,帖后3:17所提的笔迹真伪,若是写于前书之后,则有点多此一举。而帖前3:2提到提摩太到他们那里坚固他们,理应带一封信前往,这会否就是篇幅较短的后书呢?不过,虽然这些观点有其可取之处,但若详细研究两书,我们可以察觉保罗在前书所提出的问题──受逼迫、耶稣再回来、懒惰不作工等,在后书出现之时有更深刻以及严厉的处理。

 

此外,帖撒罗尼迦后书亦几次提到前书,甚至以前所写的书信(2:2、15,3:17)。故此,前书先成书,后书为续卷,应是自然的次序。保罗写完前书后,发觉不能完全达到他所期待的效果。写后书时,他或许觉得前书的自辩已得到接纳,因此不必在这方面再向他们自白;但在工作的态度及主再来的真理上,帖城的信徒仍需要教导,所以保罗没有浪费时间,在短期,甚至一般人认为的数周之内,再写成后书。后书的完成必定在保罗再访帖城之前(徒20:1—2),地点应为西拉及提摩太都在场;可以一起联名问安的哥林多。

 

思想行动:

圣经真理历久常新,亦可用不同角度来体会经历,对不同的人在不同时空有崭新的提醒。保罗写帖撒罗尼迦后书时,对象虽然一样,却能够不重复不厌烦的将活泼常存的道教导他们。我们对别人的教导方式能否有创意,内容是否不断有更新与变化,不会是老生常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