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务处的头像
文学类:《恶人传》─广东王弟兄
校务处 发表于 2019年11月1日 星期五 11:16
 

书名:《恶人传》(The life and death of Mr. Badman

作者:约翰•班杨

译者:维真

出版社:九州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

恶人的一生

约翰•班杨的3部寓体式小说中,《恶人传》与另外两部,即《天路历程》和《灵魂城圣战》截然不同。没有采用梦境和启示的设定,也没有另两部作品中史诗般的情节,《恶人传》通过两个人—智者和旁听者的简单对话,来讲述来一个恶人的一生。

根据智者的描述,这个恶人的父母都很虔诚,但是他从小却非常悖逆。父亲将他送到一个同样敬虔的师傅手下,希望他能有所改变,但是恶人却变本加厉。后来他染上了各种恶习,吃喝嫖赌,坑蒙拐骗,无恶不作,做生意的时候也经常欺诈顾客。

后来他生意破产,便通过欺骗,和一位敬虔的女人结婚,目的是得到她的钱。婚后不久他就原形毕露,虐待妻子,他的孩子也大多数都和他一样作恶。过完了犯罪作恶的一生之后,这位恶人最终凄惨地死去。

班杨的道德观

这部作品的强大之处,在于它清晰、坚定地定义了清教徒的道德伦理观。班杨用最简单,最直接的方法—案例的分析和道德的解释,向读者阐明了什么是属神的生活,什么是罪恶的生活

在班杨的道德观里,没有亦对亦错的灰色地带,没有无法判断的个人喜好;这和当代基督教的道德伦理观形成极大的对比,也给我带来非常大的冲击。很多时候我们都会在灰色地带徘徊,例如通过不那么正当的方式来获取利益,同时会告诉自己说,很多其他基督徒也这样做,神也没有明确禁止。

在班杨看来,不正当的事情,基督徒一定不能做,因为作恶一定会有其恶果。很多时候我们明知弟兄在犯罪,例如抽烟、醉酒,或者赌博,可我们常常觉得这是他人的喜好,碍于情面,或者怕被人说是在论断,最终没有劝诫弟兄。然而在班杨看来,指出他人的罪恶,是一个基督徒的义务。

对当的冲击

在现在这个多元的世界里,道德逐渐趋于相对化,甚至连许多基督徒的生活也非常混乱。我们似乎认为,既然我们已经因信称义,已经可以进天国里,便不需要再努力,不需要再做一个好人了。然而这真的是耶稣的教导吗?

耶稣对那个行淫时被抓的妇人说,“我也不定你的罪”;但他接下来也说了,“去吧,从此不要再犯罪了”。当我们太过聚焦于前一句,而忽视后一句时,就可能会向班杨笔下的恶人一样。他作恶多端,但他在大病一场时,也曾因为恐惧死亡而向神呼求;他也曾在那时回想自己的一生,就因为后悔而痛哭流涕;他也曾立志要做出改变。然而他没有真正地悔改,他没能结出相应的果子,最后也就不能免除应得的刑罚。

真悔改必带来道德改变

虽然班杨的清教徒道德观,在有些方面可能已经不再适用于当今的时代,但他对道德、对属神生活的强调,对罪恶的恨恶,却非常值得我们效法。基督教是一个道德的宗教,重生的经历必然带来道德的转变。

班杨认为,一个人不可能在归信之后依旧作恶,而一个持续作恶的人,只能是一个还没有悔改的人。我想,这个真理在当今这个道德松垮、破产的世代,尤为值得所有基督徒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