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务处的头像
怀念妈妈(七):Hi, Mom, Nancy, 谢谢你选择成为我的母亲!—阮一心
校务处 发表于 2021年04月12日 星期一 15:26
 

今年的春节很沉重,经历了母亲的患病与死亡,哪有时间和心情看电影,但初八看到《你好,李焕英》的影评,引起我对母亲的思念。我当时说:如果我有机会看,一定会哭成泪人。

没想到当我办完了母亲的安息礼拜和火葬礼,刚为母亲订好了骨灰位,4月8 日突然发现《你好,李焕英》终于在香港上映,我冒着泪崩的风险在周末看了这部电影。电影的英文名是《Hi, Mom》,导演贾玲把中文名叫《你好,李焕英》,是因为她想告诉大家:妈妈不仅是妈妈,她还是她自己。今天与你分享阮妈妈在人生中的4个重要抉择,谢谢Nancy选择成为我的母亲!

《Hi,  Mom,  Nancy》

如果我会写剧本和拍电影,我会把电影起名叫《Hi, Mom, Nancy》《你好,陈群仲》。虽然我不能创造超过62亿港元的票房,但阮妈妈漂泊、奋进的一生,可以反映马来西亚华侨在台湾和香港努力奋斗的故事,也是苦中有甜,笑中带泪,还见证了神奇妙的拣选。

我从电影最后出现的一行字幕说起:
打我有记忆起,我妈就是个中年妇女的样子,所以我总忘记,妈妈也曾是个花季少女。”

导演贾玲的妈妈,叫李焕英。片末播放了真实的李焕英年少时的照片,以文字简单分享她的生平,20岁结婚,女儿出生后,李焕英几乎没有为自己买个任何东西。48岁,李焕英因意外离世。 

每个妈妈,都不是生来就是妈妈,她们都曾拥有恣意飞扬的青春,和可以自由选择的人生。”

“成为母亲的过程,就是一个丧失自己的过程。这个过程中,有痛苦,有遗憾,可也有欣喜,有快乐。”[1] 

谜一样的母亲

阮妈妈从来没有与我分享她怎样在马来西亚成长、在台湾念大学的校园生活,更没有透露她的爱情和婚姻。家里除了放了妈妈的大学毕业照外,我从来不认识她的花样年华和青春岁月。直到妈妈突然中风离世,我翻开一张又一张黑白照片,看到她写的日记,才一点一滴重新认识她的成长故事,看到她如何选择自己的人生,从好动外向的少女,成为含辛茹苦的母亲。

第一个选择:把握机会,出国求学

母亲不单为自己起了英文名字Nancy,她更以就读华侨中学自豪,至今还保留着华侨中学的毕业证书。原来母亲很优秀,1963年有3位毕业生拿到奖学金去台北读大学,母亲是其中一位。母亲是排行第6最小的女儿,有3个哥哥及两个姐姐,感谢外公、外婆和家人的支持,让母亲可以出国留学,完成追求学问的心愿。

1963年9月4日母亲第一次出门,先坐轮船到砂拉越州的首府古晋探亲。她从古晋第一次坐飞机,先到新加坡,再去吉隆坡、曼谷,再到香港。第二天再飞到台北,到台湾大学的女生宿舍。很欣赏母亲的冒险精神,不惜长途跋涉、舟车劳顿出国求学。

母亲就读台湾大学法学院商学系(银行组),她努力学习英语、会计、微积分等科目,也参与侨生会办的郊游和参观活动。母亲曾经是篮球队成员,大学生活多姿多彩,留下很多珍贵的照片。念大学的母亲是一位样貌清秀的美人,她每张照片都是以丁字脚方式站立,非常着重仪态。

母亲于1967年6月大学毕业,原来她珍藏了一本很大很厚的毕业同学纪念册,放在家里几十年,一直没有与我分享。

我很喜欢她戴四方帽、结领带的毕业照。母亲梳了当年流行的亚米加发型,及肩的短发会向外卷曲,再配上粗边黑框眼镜。脸上挂着露齿的微笑,对前途充满盼望。

第二个选择:相信耶稣,配戴十架

母亲生于传统家庭,自幼身体不佳,常令外婆担心,外婆常为她求神问卜。母亲却选择自己的信仰,从1963年1月15日相信耶稣,在自己身上挂上十字架后,至65年8月留学期间只有两天患病,一直身体健康。

母亲认真思考信仰问题,终于在1966年4月10日在台北卫理堂接受洗礼,正式成为基督徒。从此母亲周六参加卫理堂青年团契,主日参加崇拜。母亲至今仍保留1966年台北卫理堂教友证书和1963年出版的圣经。

第三个选择:结婚生子成为母亲

母亲曾在父亲的洋服店兼职当会计,他们相识不久后在1967年12月24日结婚。当晚婚宴筵开66席,场面非常热闹。

1968年父亲先来香港工作,母亲后来定居香港,两年内在广华医生院先后诞下儿子和女儿。母亲曾带着8个月的儿子回砂拉越,探望阔别多年的父母和亲人。原来当年母亲带了很多结婚照片回老家,外婆很高兴,把照片贴满屋内,可惜我从未见过母亲的结婚照。

由于父亲的工作经常奔走在东南亚地区,没时间照顾家庭。母亲无法独力照顾年幼的子女,还要进修教师课程,所以父亲把8个月的女儿委托街坊徐太照顾。后来徐太成为我的干妈,干妈一家都很爱护我。母亲工作忙,很少与我们拍照,我有点遗憾没有找到一张妈妈抱着我拍的照片。

贾晓玲说:“如果我妈妈当年生的不是我,她应该过得比现在要幸福吧。”

如果可以穿越回到母亲的大学时代,我一定会阻止母亲与父亲交往,劝她与其他大学男生交往。因为我深信:“如果我妈妈当年嫁的不是我爸,她应该过得比现在要幸福吧。”

母亲和父亲很早就出现冲突,我从小常常想,妈妈生了哥哥后为什么还要生我?我们的出现负累了母亲,令她失去了美好的前途。再加上父亲长年不在家,母亲的担子很重,1974年母亲带着儿女回台北与父亲团聚,可是第二年母亲失望地带我们回香港,从此她独自含辛茹苦地养育儿女。

本来无忧无虑的花样少女,已成为每天为口奔驰,一边进修、一边照顾年幼子女的母亲。谢谢母亲坚持成为我们的母亲,把我们抚养长大。

第四个选择:努力进修,甘为老师

虽然母亲是台大毕业生,但香港不承认台湾的学历,母亲唯有重新进修考取教师资格。1971-72年她修毕教育局主办的现代数学课程,80年代她一边在私立中学当老师,一边进修教育学院。母亲毕业后成为政府认可的教师,在中学教数学和科学。

但母亲的工作并不顺利,先后在多间小学和中学任教。80年代有几年在乡郊的东涌公立学校教课,还要住在宿舍,周末才回家照顾儿女。母亲敬业乐业,作育英才,一直当老师至60岁退休。

母亲的收获

每一位母亲都曾经有着美好的韶华时光!

“母亲清秀,苗条有气质。

母亲青春,爽朗有活力。

母亲要强,拼力有志气。

母亲争斗,活泼有干劲。”

“每个妈妈都有自己的青春时代,意气风发,敢做敢想。等到有了孩子,处处小心,时时注意,没有时间关注自己的容颜,没有精力管好自己的健康。婚姻生子,时光流逝,收获的是家庭和孩子。”[2]

妈妈为了我们付出了那么多,我有没有让妈妈高兴过一回呢? 

我初二到医院见到她手术后虚弱的身体,我一边按摩她的双腿,已不停在流泪,知道妈妈快撑不住了。我坐在床边哭泣,女护士安慰我,男护士给我纸巾。

妈妈一生劳碌,来到可以享福的晚年却突然在年廿九中风,一睡不醒。作为女儿,有太多未了的心事不舍、内咎和伤痛。 

这部电影不仅仅是贾玲对母亲的缅怀,更是提醒我们不要等失去了才后悔莫及。别等到父母老去,才明白他们爱的方式;别等到他们离开,才后悔未曾真心相伴。 

下周继续分享这部电影带给我的反思和回忆。

注释

1.《你好,李焕英》虐哭上亿人:谢谢你,成为我的母亲!

2.《你好,李焕英》热映,戳中无数人软肋!唯有健康快乐的活着,才是对妈妈最好的回报!

(待续)

往期文章

怀念妈妈(一):福杯苦杯、全是恩典—充满泪水和恩典的春节(上)

怀念妈妈(二):福杯苦杯、全是恩典—充满泪水和恩典的春节(中)

怀念妈妈(三):福杯苦杯、全是恩典—充满泪水和恩典的春节(下)

怀念妈妈(四):寻找家乡的故事(一)

怀念妈妈(五):寻找家乡的故事(二)

怀念妈妈(六):福杯苦杯、全是恩典—充满泪水和恩典的春节(精选音频)